关灯
护眼
    “又肤浅了吧?”

    “本公子耳提面命,熏陶了你们这么长时间了,竟然还是如此肤浅!”

    方世玉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叹息起来。

    无语!

    太无语了!

    这群古人简直就是食古不化啊!

    算一下,彼此相处的时间也确实不短了!

    最开始认识的老祝头,那也三月有余了!

    但思考问题还是这么富有局限性!

    就这种智商,到底是咋混到现在的?

    洪武大帝那是眼里揉不得一粒沙子的存在,他们竟然还能活蹦乱跳,得瑟到今天?

    真是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啊!

    “方公子,俺们咋就又肤浅了?”

    “这不是明摆着,那群文官中饱私囊贪赃枉法,才惹得陛下大怒吗?”

    “跟俺们这群武将有何干系?”

    徐达实在忍不住,开口问到。

    在方世玉面前,徐达的人设摇身一变,从开国六公爵,直接连降十几级,成了一个小小的水师千户。

    不过此时,这群人里,好像也就徐达适合来问这个问题了。

    “没错,方公子,虽然你很牛逼,但老夫怎么说也比你年长个几十岁,咋天天被你说肤浅呢?”

    “是呀,恩人,虽然咱们确实没你厉害,没你知识渊博,博学多才,但也不至于像你说的如此不堪吧?”

    “小兔崽子!你是不是皮痒了?再说老夫肤浅,你信不信老夫揍你!”

    ......

    一群人,那是一个服气的都没有!

    不管咋说,这里随便一个人,那都是大明权力巅峰所在的人物!

    毫不客气的来说,他们随便一句话,就要有无数人的命运从此被更改!

    放眼望去,那一个个都是大佬啊!

    大佬中的大佬!

    可这些大佬在方世玉面前,时不时就要被方世玉讥讽几句,肤浅!

    因此纷纷不爽起来,刘伯温的声音最大!

    老夫可以不要大明第一智囊这个头衔!

    但老夫士可杀,不可辱!

    肤浅?

    老夫看你才肤浅!

    “切!”

    方世玉翻了个白眼!

    “一个个的还不服气是不是?”

    “武将咋了?难道你们以为武将就可以高枕无忧了?独善其身了?”

    “文官贪赃枉法中饱私囊,武将就冰清玉洁个个圣人了?”

    “不说其他的,但凡有一个武将被牵连,那其余也都跑不了,一根绳上的蚂蚱罢了!”

    “陛下盛怒之下,保不准就一刀切了!”

    “你们竟然心这么大,还什么以防万一!还什么未雨绸缪!”

    “是不是只要刀没架在你们脖子上,你们就不知道死字怎么写啊?”

    方世玉一脸鄙夷的说到。

    “小子,至于吗?”

    “武将又不管理朝政!”

    “俺们只要把兵带好,把敌人杀光不就行了!”

    “朝廷的政务,跟俺们有啥干系?”

    “俺们既然不插手政务,文官的事自然就不可能牵连刀俺们身上来!”

    “老夫好歹也混了这么多年,这点常识都不知道?”

    李善长率先站出来,反驳到。

    众人无不纷纷点头。

    朱棣更是差点没把自己脑袋摇下来。

    作为燕王,镇守北平,那就是国门的存在!

    驰骋沙场,那才是男人该做的事情!

    至于朝廷上那些烂摊子,那才是那群文官的职责!

    “武将不用管理政务?”

    “老李头,你怕是年纪大了,连洪武十三年的道同一案都不记得了吧?”

    见李善长反驳,方世玉也懒得跟他多说,直接丢出实际案例来。

    话音落地,李善长脸色一变!

    卧槽!

    老夫怎么没想到这个?

    倘若问明朝第一桩冤案是什么?那当属洪武十三年的道同案。

    此案本是勋臣朱亮祖诬陷广东番禺知县道同,导致道同含冤而死。倘若换了其他皇帝可能会睁只眼闭只眼,不会因为一个小小知县就对跟着自己打天下的功臣大动肝火,但朱元璋可不是一般人,他直接将朱亮祖父子活活鞭死,以作震慑!

    朱亮祖在元末时被元廷授予义军元帅,被朱元璋所擒后,朱元璋喜欢其骁勇善战,将其纳入帐下。过了数月,朱亮祖再次叛归元廷,朱元璋派徐达常遇春等讨伐,朱亮祖率军突围,还重创了常遇春。

    朱元璋亲自上阵督战,将朱亮祖生擒,问道:“尔将如何?”,朱亮祖回答道:“生则尽力,死则死尔!”朱元璋因其勇猛,再次将朱亮祖纳为己用。随后朱亮祖参与了鄱阳湖大战、讨伐陈有定、方国瑛,战功卓著。洪武三年,朱元璋论功行赏,大封开国功臣,朱亮祖被封为永嘉侯,食禄一千五百石。

    洪武十二年朱亮祖出镇广东,与番禺知县道同产生了矛盾。

    朱亮祖虽然骁勇善战,但是人品也十分低劣,所作所为,多有不法,但他贵为永嘉侯,当地官员也不敢得罪,但道同却不买这位侯爷的账!

    道同是蒙古人,以荐举入仕,被派到广东番禺做知县,此人刚正不阿,执法如山。当时番禺别号“烦剧”,当地军卫十分嚣张,就连县衙的吏员都被他们鞭打羞辱。道同上任后执法严明,大力整顿当地治安,当地百姓的日子才安定了一些。

    朱亮祖到广东后,数次想胁迫道同就范,但道同不为所动。当地的富户囤货居奇,哄抬物价,被道同抓了后,关在囚车里游街示众,打击了他们的嚣张气焰。这些人便以重金贿赂朱亮祖,求他说情,朱亮祖宴请道同,道同却当场驳了朱亮祖,还说道:“公大臣,奈何受小人役使!”朱亮祖恼羞成怒,光天化日之下带兵把人强行放走,后来还借故将道同打了一顿。

    有个姓罗的富户,他把女儿送给朱亮祖为妾,仗着朱亮祖的势力胡作非为,百姓们怨声载道,纷纷求道同为他们作主。道同明知罗家与朱亮祖有亲,还是将罗家兄弟关进大牢,朱亮祖又派人到县衙,把罗家兄弟强行带走。

    道同便向南京上书,状告朱亮祖为非作歹,将朱亮祖的所作所为都列得一清二楚。但奏疏还没到南京,朱亮祖诬陷道同的奏章都摆在了朱元璋的案头上。朱元璋听信了朱亮祖的一面之辞,派使臣去处死道同。没想到接下来道同的奏疏紧接着就到了南京,朱元璋得知真相后,大为后悔,又派使臣去撤回命令。

    两个使臣虽然同日到了番禺,但前使已经先到,道同已经被杀害了。朱元璋将朱亮祖召回南京,将朱亮祖与其子朱暹活活鞭死。

    洪武二十三年,朱元璋追讨胡惟庸案,朱亮祖被列进胡惟庸党,朱亮祖次子朱昱也被诛杀。

    当然这个胡惟庸案,因为方世玉的出现,也是被提前了!

    而此时,距离道同一案,才过去不到三年!

    李善长竟然把这事给忘了!

    这简直就是赤果果的打脸啊!

    啪啪啪!

    又响又疼!

    “方公子,那照你的意思,咱们除了跑路真就别无他选了?”

    见李善长被方世玉怼的哑口无言,刘伯温不得不站出来给他个台阶下!

    “跑路?”

    “想得美!”

    “来不及了!”

    “朝廷发生了这么大的案子,陛下势必会想到有人想逃,因此甭管水路还是陆路,此时应该都已经严加防守了!”

    “怕是连只苍蝇都飞不过去!”

    “何况现在跑路,那是下下之策!”

    “本来也许会没事,你这一跑,不就差在脸上写着做贼心虚四个字吗?”

    “以陛下的性格,就算追到南洋,也要把你捉拿归案,绳之以法的!”

    “因此,咱们现在只有一个策略!”

    “那就是——以静制动!”

    “尽量低调,不要引起陛下的关注!”

    方世玉叹了口气,解释道。

    郭桓一案提前发生,方世玉思前想后,最终还是决定暂时先放弃跑路的计划!

    如今洪武大帝正是盛怒之中,这个时候跑路,那不是自寻死路吗?

    唯有低调低调还是特么的低调,尽量不让洪武大帝注意到,才是生存之道啊!

    你这一跑,简直就是作死啊!

    别说南洋,你就是跑到南极,洪武大帝怕是也要把你捉拿归案!

    洪武大帝跟陈友谅鄱阳湖大战后,就种下了心结,因此这大明的水师,洪武大帝那是极为重视!

    造船那就一个字!

    大!

    大!

    大!

    还是特么的大!

    越大越好!

    此时大明水师,放眼全世界,那也是没有敌手的存在!

    咱们十几个人,一条小破船!

    哪顶得住洪武大帝的水师围剿啊!

    不至于吧?

    方世玉话音落地,这些人虽然有些不服气,但却又不得不点头附和。

    朱元璋的性格,他们自然比方世玉更加了解!

    毕竟都是并肩作战几十年的老伙计了!

    你这个时候跳出来找事,不砍你砍谁?

    这是无数人用脑袋验证过的真理啊!

    “老祝头!”

    “你可知你们现在的行为叫什么吗?”

    “那就是结党营私!那就是上下串供!”

    “陛下要是知道了,你猜你这颗脑袋还保不保的住?”

    “我就奇了怪了!”

    “你们怎么说,也算是老一辈的大臣了!”

    “就算没咋接触过陛下,难道陛下的脾性你们也不知道?”

    “特别是你,老祝头,你好歹也算陛下的老乡,还在陛下手底下当过大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