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昨天带回来的背筐和瓷罐上面都是泥土,林婉儿用家里的三个破碗盛了雪化水,然后把瓷罐和背筐里里外外刷了个干净。

    眼下什么工具都没有,林婉儿把孩子在破庙里放好,一个人到外面去捡柴。

    她看了看周围的树,如果有斧头砍下来做木柴很方便,现在没有斧头,只好在树下捡一些被雪压塌的树枝充作木柴用。

    林婉儿一边捡着柴回去,一边在心里盘算。

    昨天一不留神走的远了些,发现了一片竹林。冬季的竹林里应该有冬笋,而且这几天也不见有人来这附近,应该没人来采冬笋,或许可以拿到山下卖个好价钱。

    等把捡回来的柴放在墙角整理好,三个破碗和瓷罐也都刷洗干净了,听着外面的说话时,林婉儿知道是两个孩子回来了。

    她起身到门口迎接他们,远远就看到两个孩子蹦蹦跳跳的往回跑。

    等跑到她面前,大娃把手里的东西给林婉儿,然后摊开另一只手,手心里放着一文钱。

    林婉儿摸摸他俩的小脑袋,夸奖道:“大娃二娃真棒,辛苦了。”

    大娃把装着馒头的油纸包递给林婉儿,说:“我花一文钱买的。”想了想又说:“一文钱两个馒头,顾叔给了我三个。”

    林婉儿接过油纸包,笑着问他:“那有没有谢谢顾叔?”

    大娃摇摇头,说:“没有,那我下次去谢谢他。”

    两个孩子把东西交给林婉儿后就跑进去找三娃玩去了。

    林婉儿看着自己一上午的杰作和三个孩子,在心里给自己鼓劲。

    从今天开始,乞丐之家改头换面了!

    咕咚、咕咚……

    几人围坐一圈,都神色认真的盯着面前不停咕咚咕咚的瓷罐。

    燃烧的柴火让破庙里也有了些暖意,二娃不禁伸手靠近燃烧着的柴。

    林婉儿看到怕火烧到二娃的手,正要伸手拦下的时候,大娃先一步拉回二娃的手。

    林婉儿放心的继续盯着瓷罐。

    一直等到瓷罐开始咕咚咕咚冒泡,林婉儿知道水煮开了。

    她拿棉衣捏起瓷罐边,小心翼翼的给三个破碗里都倒上水,然后把三个还没冻硬的馒头分好给大娃二娃。

    等破碗里的水凉了一些后,她招呼大娃二娃来喝水。

    两个孩子也很久没喝过热水了,拿起碗大口喝了起来。

    林婉儿给怀里的三娃就着热水喂了几口馒头,然后自己也喝了几口热水。

    满足。

    简单吃过午饭,林婉儿把三娃交给大娃,对两个孩子说:“姐姐出去挖一点冬笋,你们和妹妹一起看家。”

    见两个孩子不同意,她接着说:“外面这么冷,妹妹在外面会冻坏的。”说完默默他们的头,承诺道:“天黑之前我就回来,乖乖在家哦。”

    大娃和二娃抱着三娃,站在门口依依不舍的看着林婉儿离开。

    庙里还燃着火,临走前特意教了大娃怎么添火和不要玩火,她穿着那件棉衣出门了。

    按着昨天走的路线,走了一刻钟左右就看到竹林的影子了。

    走来的路上她林婉儿还捡了几根硬木头做工具,只等着到竹林大展身手。

    到了竹林,林婉儿费力的拨开附在地面上的雪,然后在竹子旁边向下挖。

    挖了几下,没想到真的看到笋的摸样了。

    林婉儿心中一喜,更加卖力的挖起来。

    挖到最后她手都冻得僵硬了,太阳也快落下了。

    林婉儿看着大片的竹林依依不舍,但一下午挖出来的冬笋也装满了一背筐,满载而归了!

    踩着最后一丝夕阳,林婉儿回到了破庙。

    大娃看到林婉儿回来,松了一口气。

    见林婉儿背着东西,他连忙跑过去帮忙。

    林婉儿摸摸他的脑袋,揽着他往庙里走,走近了就看到二娃抱着三娃站在门口等他们。

    庙里的火堆还燃着,林婉儿看着眼前的几个孩子,心里一暖,家的简易版也温暖极了。

    回到家后,林婉儿发现上午捡的柴火已经所剩无几了,看样子明天还得去捡一些。

    她架起瓷罐,从背筐里拿出两个笋,扒开皮洗干净后,掰成几段扔进瓷罐里,然后加几碗干净的雪架在火上煮了起来。

    没一会儿笋的鲜味就从瓷罐里传了出来,大娃二娃也不玩了,都凑到瓷罐旁,眼巴巴的看着瓷罐,鼻子一耸一耸的闻着瓷罐里传出的香味。

    大娃咽了咽口水,二娃张着嘴口水从嘴里流了出来,大娃看到嫌弃的拍了二娃一巴掌。

    林婉儿把油纸铺开放在瓷罐上面,把中午剩下的馒头放在上面慢慢热。

    慢慢的破庙里都是笋的鲜味,煮了很久林婉儿才把瓷罐从火上拿下来。

    她把笋汤倒在碗里,她也不是很确定这笋到底煮没煮熟,看着两个孩子期待的目光,她端着碗咬了一口,仔细嚼了嚼。

    熟了。

    把馒头掰开分给大娃二娃,每人碗里又倒了满满一碗笋汤。

    虽然没有调料调味,只是简单的煮熟了笋,但两个孩子吃的很开心,看着他们这么开心,林婉儿更是下定决心,一定要带一家人过上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