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天刚亮,林婉儿就醒了。

    她抓了一把米扔进瓷罐里,生火,在破庙的最后一次做饭。

    瓷罐里的米咕咚咕咚,泛着米香,破庙里也泛着暖意。

    几个孩子还没醒,林婉儿出神的煮沸的米粥。

    按照她之前想的,到春天的时候下山,那时候一定是先租好了房,找好了营生,然后到山下去过安稳日子的。

    然而现在,危险来的突然,也怪她之前没料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

    倒是让她措手不及。

    但事已至此,除了下山也无其他办法。

    这次几乎把竹林里的笋挖了干净,怎么拿下去是个问题,怎么卖出去也是个问题。

    顺祥楼收她的笋也是图个新鲜,这么多笋刘掌柜再怎么帮她也不可能都买回去。

    还有租房的事,也不知道顾婶那边打听的怎么样……

    大娃闻着香味迷迷糊糊的醒了。

    走到林婉儿身边坐下,缓了缓清醒了些。

    看着墙角收拾好的米面,大娃这才有一种要搬家的感觉,他心里有些闷闷的,也不高兴,就是…

    小孩子的心思都写在脸上了,林婉儿看了一眼便知道大娃在想什么。

    她伸手,轻轻的揽过大娃,小声问他:“怎么了,是不是舍不得离开?”

    大娃从被他爹扔下后就一直住在破庙里,算算到今天也快一年了。他对破庙也有感情,虽然这里很破,但也为他遮风挡雨无数个日夜。

    还让他遇到了新的家人……

    大娃闷声道:“没有……”

    林婉儿轻拍大娃的肩膀,安慰道:“日子好坏都要向前看,我们一家要开启新生活了。”

    等到二娃醒了,吃过饭。

    林婉儿抱着小妹,带着三个孩子离开了破庙。

    临走之前,她回头认真的看了一遍破庙。

    他们要开启新生活了。

    再见了,小破庙。

    到了竹林,昨天挖出来的笋一个不差的摆在那里。

    林婉儿背起背筐,前面抱着小妹。

    背筐装的比以往沉的多,刚一背上使她踉跄两步才稳住。

    林婉儿深呼吸,憋着气使劲。

    趁着还没沉到背不动,她招呼着大娃二娃拉着地上那一包。

    地上的一包放在木板上,只需要拉绳子往前走就好,虽然也沉,但大娃二娃两个孩子平日里也经常干活,到也拉得动。

    下山的路因为这些冬笋变得缓慢,但林婉儿心情却是雀跃的。

    要知道他们拉着的可不是笋,而是钱啊,开启新生活的钥匙啊!

    等到了山下,林婉儿的后背已经浸出汗水。

    几人停下歇了歇脚。

    许是对新生活的向往,两个孩子虽然疲惫,但眼睛却睁得大大的,眼睛亮闪闪的。

    就连平日里没事便睡觉的小妹,也睁大眼睛咧着嘴乐。

    休息了一刻钟,林婉儿再次背起背筐,背筐压得她肩膀一沉,但她努力背稳。

    等快到城门口,两日没来,城门和那日的情景一样,难民都在城门的旁边排起队来。

    大娃对林婉儿说:“姐姐,现在难民都不许进城,我和二娃看着有些像难民,城门我们进不去的。等下我俩给你送到门口,然后我们从那边钻过来,等你进来了我们在门里接你。”

    林婉儿也知道难民查的严,对大娃点头:“好,那你们注意安全。”

    大娃和二娃拖着木板陪着林婉儿排队,等快到她的时候两人把木板的绳子递给林婉儿。

    正准备离开,就被前面检查的官兵叫住。

    林婉儿一看,今日检查的还是那个常见的官兵。

    官兵看着林婉儿后面背着背筐,前面抱着孩子,手里还拖着木板。

    他问道:“怎么,这是要逃难去不成?”

    听他说话的语气,林婉儿觉得有商量的余地,就招呼大娃二娃过来,

    “这是我三个弟弟妹妹,我们一家打算搬到城里来了。”林婉儿对官兵解释道。

    官兵看到大娃二娃就明白怎么回事了,收回眼神当作没看到,“也是,还是搬到城里安全些。”

    两人说话间,一旁有难民路过,手里捧着碗。

    林婉儿被吸引的看了两眼,官兵见她看过去,就同她解释了两句。

    “咱们县新来的柳大人看难民冬天难过,就开了粮仓在城外施粥,柳大人仁义。”说着对天拱手。

    林婉儿看到官兵的手势一愣,这怎么对天拱手?不是说是县令吗……

    左不过两句话的时间,林婉儿也不去多问,只在心里疑惑,前些日子还听人说这新县令不许难民进城,这两日又开始施粥搞慈善,也不知道是哪班,也不知道搞哪班。

    说完话,官兵对他们摆摆手,没深究两个小乞丐,就让他们进去了。

    好在难民们注意力都在施粥上,也没人注意到他们,终是太平的进了城。

    进了城,林婉儿直奔顺祥楼去。

    还没到顺祥楼,站在门口的刘掌柜就眼尖的看见了她。

    等到了门口,刘掌柜看着她拖家带口的诧异问道:“这是怎么了,这孩子又是哪个?”话问出口,刘掌柜一拍脑门反应过来:“这就是你家那几个弟妹吧。”

    林婉儿放下背筐,喘匀了气,笑着回道:“是我三个弟妹,我们今日就搬到城里了。”

    刘掌柜说:“昨日见你没来我还担心着,大雪天都没阻挡得了你,怎么昨日没来?”

    “山上也不太平,昨日便没下山,收拾了一下东西,这不今日就进城了。”林婉儿也没说在山上遇到的事,只浅浅一提。

    刘掌柜却明白,这些日子外面的难民只多不少,山上也清净不了。明白林婉儿带着三个孩子在上山生活不容易,见她进城,刘掌柜也为她高兴。

    刘掌柜开玩笑道:“你下了山,我可没地方收新鲜的冬笋了。”

    林婉儿的背筐里装的是昨天晚上挖的笋,比起其他的要新鲜些。

    “这些日子也多受您照顾。”

    刘掌柜看到她筐里,木板上都是笋惊讶了一下:“这么多?”

    “这筐里是给您留的,知道您要新鲜的。剩下的我去集市摆摊卖出去。”

    刘掌柜确实只要新鲜的笋,食客们也就冬日吃个新鲜,笋老了就没那个鲜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