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李世民看向房玄龄、杜如晦等人,笑吟吟的问道。

    “贞观二字,臣亦认为极好,可以定为年号。”

    “赞同,诸位皇子公主给出的年号都不错,但还是以大公主的‘贞观’二字寓意最好。”

    “陛下圣明,臣亦赞成。”

    “……”

    皇帝都拍板了,大臣们哪里还有不附和的道理?

    当然,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包括魏征在内,都觉得这俩字儿属实不错。

    今天他们不是来议论年号的,而是来看皇子公主们的期末考试的,一个个都大显身手呐!

    “既如此,便定了。”

    李世民满意的点了点头,搓着手道,

    “先把改元贞观的诏书拟定好,等新年一过,便颁布天下吧!”

    “呼——这日子过得可真快,一转眼都要入冬过年了!”

    还记得他发动玄武门之变的时候,天还很热,正值酷暑。

    这一转眼,已然过了半年。

    这半年来,发生了许多大事,国家也曾动荡不安,内有叛乱,外有侵扰。

    好在,都一一摆平了。

    属于他李世民的崭新的贞观时代,终于将要来临了!

    此刻想想,多少有那么一点小激动。

    “遵旨。”

    房玄龄拱手道,

    “陛下,臣以为,如今即将改元贞观,是否也应该到太极宫两仪殿理政?”

    “自古以来,从未听说有哪个皇帝在东宫理政的,若长久待在东宫,那岂不是占了太子的宫廷,叫太子都无处去了?”

    听到这话,李世民脸上的笑容微微收敛。

    是啊。

    哪有皇帝在东宫做事的!

    可……

    “唉!”

    李世民摆手轻叹道,

    “朕又何尝不想回到两仪殿去?但父皇还在,朕岂能行不孝之事?”

    “朝廷以忠孝治天下,朕身为天子若不能孝顺,如何让官员效仿,天下景从?”

    听到这话,萧瑀忽的开口道:

    “陛下,有些事情您不好开口,太上皇年纪大了,考虑事情可能也没那么周全,需要有人去提醒一下他。”

    “不如,让臣去说说?”

    上一回,就是他劝说的李渊体面退位,这回再去,也算是轻车熟路了。

    不料,李世民却是摇了摇头。

    “搬入两仪殿的事儿,急不得,诸位爱卿勿要心急,朕自有主张。”

    他沉声道,

    “再过一阵,过一阵子吧。”

    “萧爱卿,有需要你说话的时候,朕自会派遣你去的。”

    “遵旨。”萧瑀欣然领命。

    皇帝既然有自己的主意,他们自然也无需多言。

    反正,太上皇是肯定要搬出来的,早晚的事儿罢了。

    “好了,年号也议定了,你们政务繁忙,若是无事,便回三省六部做事去吧!”

    李世民洒然道,

    “等过阵子过年了,咱就在这宫里头,好好聚一聚,热闹热闹,喜迎新年!”….“去吧去吧!”

    众大臣闻言,纷纷面带笑意,起身拱手。

    不料,魏征却忽的冷不丁的来了一句:

    “陛下,臣有谏言。”

    “嗯?你有话说?”李二挑眉道,“好……说,说。”

    下意识的,他审视了一下自己——最近好像没有做什么出格的事情吧?哪里有值得进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