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殉节一说, 前朝时是有的,无子的妃嫔, 等皇帝去了, 大多都要殉节,可是慢慢到了后头,这个规矩也就被废了, 毕竟这规矩实在是显得有些不近人情也有伤天和。

    而本朝,在关外的时候, 也有殉节的规矩, 只是也是偶有发生, 并不常见, 而且大多数时候,都带着强烈的政治色彩。

    如今小董鄂氏突然殉节,没人会觉得她是真的对顺治帝情根深种, 这才做出这个决定,大多数人心里估摸着,还是觉得这多半是太皇太后的逼迫。

    甚至连毓敏都这么想。

    因为这段时间, 太皇太后对小董鄂氏实在是有些过于苛刻了。

    简直就是动辄得咎, 做什么都是错的,做什么都要受到责骂。

    在这种高压环境中生活,不说小董鄂氏了, 毓敏这个局外人都觉得有些难以忍受。

    现在人算是死了, 毓敏心里情绪莫名,一时在永和宫也待不住了,和董鄂福晋说了两句话,便匆匆离开了。

    等回了景仁宫,毓敏这才将香萍叫上来仔细问话。

    香萍一五一十的说了。

    “说是昨晚上回去人就病了, 今儿一大早也没能起来,她宫里的宫女前去慈宁宫里禀报,又被太后给训斥了一顿,结果领了训回去,就看见董鄂格格吊死在屋里了,还留了信,说是舍不得大行皇帝,悲痛难以自抑,因而殉节。”

    香萍这会儿已经冷静多了,说话也十分有条理。

    毓敏听着这些,面沉如水,但是心里却是一点都不信。

    小董鄂氏入宫才多久?

    她能对顺治有多少感情?

    这个时候殉节,简直就是天大的笑话!

    可能是见着太皇太后对她的态度,生怕日后连累了家族,这才以死来平息太皇太后的怒火吧。

    毓敏闭了闭眼,心里说不上来什么感觉,最后只能抬了抬手:“不必多言了,给我更衣,我过去看看。”

    香萍张了张口,仿佛是想要拦着她,但是到底还是没有把话说出来,默默上前来给毓敏更衣。

    毓敏换上丧服,又简单整理了一下,就往小董鄂氏的宫里去了。

    到的时候,太皇太后已经在了,她半阖着眼睛,坐在上位,手里捻动着一串佛珠,面上无悲无喜,乍一看,竟有几分宝相庄严之感。

    不过这念头也只是一刹,等下一刻她睁开眼,又恢复了往日那副端肃郑重的模样。

    “你来了啊,坐吧。”她抬了抬手。

    毓敏屈膝行了一礼,这才坐下。

    太后一边捻动着佛珠一边道:“小董鄂氏待皇帝情深义重,本宫听闻之后,心中也十分触动,只是殉节之事日后再不可取。”

    毓敏垂着眸,轻轻嗯了一声。

    正在此时,皇后也来了,哦不,现在该说是仁宪皇太后了,玄烨登基之后,就给毓敏和皇后都上了徽号,毓敏是慈和皇太后,皇后是仁宪皇太后。

    仁宪皇太后此时看着有些慌张,衣着打扮看着都有些凌乱,仿佛是匆忙之间收拾了就出来的。

    一进门先给太皇太后行了一礼,然后就忍不住问:“怎会如此啊?”

    太皇太后看了她一眼,眼中生出几分感叹,哪怕这是与自己血脉相连的亲人,她也不得不承认,这个侄孙女的城府比起佟氏来,真的是太浅了。

    “坐吧,待会儿再说。”太皇太后冷冷应了一句。

    仁宪太后许是看出了太皇太后的不满,便也不敢多言,老老实实的坐在了毓敏对面。

    没一会儿,屋里便有人走了出来。

    来的正是在小董鄂氏跟前伺候的宫女,她眼眶泛红,一出来就跪在地上给毓敏三人行了大礼。

    “主子的遗体已经收拾妥当了。”

    太皇太后点了点头,淡淡道:“小董鄂氏殉节,乃是忠贞之举,本宫和皇帝都不会慢待她的身后事的。”

    宫女哭的泣不成声,但是此时却也只能压抑着悲痛谢恩。

    毓敏有些看不过眼,干脆垂下眼眸,只当自己没看见。

    太皇太后之后又吩咐了一系列的事情,明确叮嘱了十三衙门来操持的人,按着妃的礼节来操办丧事,等说完之后,便领着毓敏几人离开了。

    毓敏走出承乾宫时,只觉得这原本的繁华之所,此时却显得越发凋敝萧索了。

    她心里隐隐有些发毛,也不敢多想,闷头跟着太皇太后一起离开了。

    之后几日,玄烨果然下旨,册封殉节的小董鄂氏为贞妃,极近哀荣,但是与此同时,也颁布了顺治帝的罪己诏,一共十四条,条条都是对顺治帝自己政治举措的否定。

    毓敏知道,这个罪己诏肯定不是顺治帝自己写的,可是是与不是的,又有什么关系呢?人死如灯灭,人都没了,这些身后名,也只能任由旁人给他书写了。

    玄烨虽然还是个孩子,这皇帝当得也不见得有多少权利,但是即便是个吉祥物,这段时间以来,还是忙的团团转,几乎没有一刻空闲的时候,毓敏也因此已经好几日没有见着他了。

    这天终于忙的差不多了,玄烨这才觑了空来景仁宫探望毓敏。

    毓敏想儿子也想的什么似得,一听说玄烨要来,急忙让人准备了他爱吃的点心茶水,一心一意的盼着儿子过来。

    玄烨是中午的时候过来的,小小一点孩子,在太监宫女的簇拥之下,倒也有了几分九五之尊的尊贵。

    毓敏坐在屋里,看着他走了进来,然后给自己行礼:“儿臣给皇额娘请安。”

    毓敏脸上的笑早就抑制不住了,急忙对他招了招手,免了礼数:“别多礼了,快过来额娘这里坐。”

    玄烨此时也不端着了,抬头对着毓敏一笑,终于露出了几分孩子气的模样来。

    他两三步走到毓敏跟前,坐到了她身边的榻上。

    毓敏将早就备好的点心往他这一边推了推,柔声道:“你这几日累坏了吧,额娘备了你爱吃的点心,快尝尝味道怎么样?”

    顺治驾崩,玄烨作为新皇,虽然不像民间似得得守孝三年,但是天子以日代月,也得茹素守孝二十七天。

    因此这段时间玄烨是一点荤腥都没见,毓敏虽然心疼儿子,也不敢在太皇太后的眼皮子底下给儿子开小灶,只能让人做点心时,好歹加了些荤油。

    玄烨果然是饿了,就着茶水,连吃了三块点心。

    他长出一口气,面上露出一丝松缓:“额娘这儿的点心,还是和往常一样好吃。”

    毓敏忍不住一笑,摸了摸儿子的脑门,柔声道:“你日后若是想吃,那就多来。”

    玄烨重重的点头。

    之后母子俩又说了些家常,无非就是一些宫廷琐事,说起小董鄂氏殉节,玄烨也有些感慨。

    “真是没想到,她竟会做出如此刚烈之事。”

    毓敏沉默片刻,这才道:“她如今这个处境,不这么做,只怕也没什么活路。”

    玄烨一听这话,有些不安的看向自己额娘,他伸出小手,握住了毓敏的手:“额娘别怕,儿臣会护着您的。”

    毓敏却只是苦笑:“你放心,我如今的处境还算安全,当是不会有什么大事儿。”

    说到这儿,毓敏又顿了顿,许久才道:“哪怕是真出了什么事儿,你也记着,在你没有自保之力之前,千万莫要深究。”

    玄烨一听这话,眼眶立刻红了,一把抱住了毓敏,哑着嗓子道:“额娘,你别怕,汗阿玛没了,我护着您。”

    毓敏只是苦笑,一边扶着儿子毛刺刺的脑门,一边轻声道:“也不会真到如此地步,我也只是和你说说最坏的结果罢了,我在这宫里,不争不抢的,也没人会和我为难。”

    玄烨紧了紧抱着毓敏的手,眼底涌出些许深沉。

    毓敏见他不吭气,也不为难,只是一遍又一遍的安抚着儿子。

    过了许久,玄烨终于缓过劲来,有些不好意思的从毓敏怀里退出来。

    毓敏看着儿子有些脸红的样子,心里只觉得可爱,笑着捏了捏他的脸颊,柔声道:“好了,别说这些有的没的了,该用午膳了,今儿知道你来,我特意让膳房做了你爱吃的菜。”

    玄烨笑着点了点头,一双乌溜溜的眼睛,此时看着却是亮晶晶的。

    母子俩吃了顿安生的午饭,吃完之后,原本玄烨就要走了,毓敏有些舍不得,又留玄烨说了会儿话。

    玄烨告诉毓敏,礼部已经拟定了新的年号,最后他选择了康熙,康乃安宁之意,熙乃是兴盛之意,这个年号意味着万民康宁,天下兴盛,他觉得意头很好。

    毓敏虽然早有所料,但是此时听着这话,心中还是忍不住生出感慨,她生出来的儿子,还真成了历史上的康熙皇帝啊,命运真是奇妙。

    不过母子俩也没能说多久的话,外头的人很快就催促皇帝离开了,玄烨只能依依不舍的和毓敏作别,然后又在宫女太监的簇拥下离开了。

    毓敏看着儿子离开,一直等他的身影消失再也看不见,这才回转。

    一边的香草劝慰她道:“娘娘别难受,皇上日后还有的是时间过来探望您。”

    毓敏看了香草一眼,淡淡一笑:“他是皇帝,日后自该以国事为重。”

    香草一听这话不由一愣,许久又笑笑:“是奴才眼皮子浅了。”

    毓敏没有多言,转头回了内殿。

    顺治的梓宫是在二月份的时候被移入景山寿皇殿的。

    也是以此,标志着顺治的丧事彻底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