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隆中阁。

    黄闪闪坐在大厅,听着文人学子们高谈阔论,谈古论今。她很喜欢往这边跑,难得感受这种氛围。

    有几名学子正在讨论关羽败走麦城一事。

    其中一学子批判道:“吕蒙小人也!”

    黄闪闪立马来了兴趣,难得听到这样的言论,遂仔细听着。《三国演义》里面,作者为了增添人物魅力,杜撰加工了不少情节。这里的人没看过《三国演义》,不受小说和影视剧的影响,对这些人物没那么厚的滤镜,评价人物多是以史书或是记载的文献作为依据。况且在隆中阁里听人谈论三国,倒也有趣。

    另一名学子明显不赞成:“兵者,诡道也。”

    立马有人反驳道:“东吴背弃盟约,围堵关羽,这一决定当真愚蠢!”

    黄闪闪听到这里,唇角微挑:如果曹操赢了,东吴还是那个世家大族,若是刘备赢了,草根上位,东吴门庭就得变了。不过这一决策确实短视了,即使拿下荆州又如何?退,无法偏安一隅,进,无力抗曹,二分天下。

    争论的几个年轻人明显分成了两拨:

    “吕蒙擒杀关羽,拿下荆州,可谓英豪!”

    “背信弃义,算哪门子英豪!”

    “吕蒙兵不刃血,白衣渡江,如何不是英豪!”

    “冒充商船,私自藏兵,背弃盟约,乘虚而入,小人行径!吴下阿蒙,当真令人刮目相看!”

    “兵不厌诈。难不成战场上还要讲仁义道德?”

    “东吴不宣而战,背袭盟友!”

    却听一名学子嘲讽道:“刘备抢益州时,可没讲信义!不是说匡扶汉室吗?怎么同室操戈了?”

    “是刘璋无义在先!再者,刘备拿下益州时,可没要刘璋性命。”对方解释完,紧接着毫不示弱地辩驳:“既已结盟,却背盟偷袭。正面交锋不敌,就搞这种阴招!”

    “刘备背信弃义在先!建安二十年,吴蜀盟约,以湘水为界,平分荆州。荆州难不成是你刘备一人的吗?”

    “江夏、长沙、桂阳三郡已尽数归于东吴。荆州什么时候是你孙权的了?论继承也是刘氏一族。”

    双方你来我往,好不激烈。

    “罗兄等人站在蜀汉立场,自然不觉得吕蒙是英豪。”

    “乱世之中,各为其主罢了。吕蒙身为东吴大将,如何不算英豪?罗兄不能因为敬佩关云长,就恶意贬低吕子明。”

    黄闪闪暗笑,有饭圈那味了。

    “再如何,吕子明不也一样击败了关云长!”

    听到这里,黄闪闪可就不干了,立马起身反驳:“关羽以少量兵力,抵抗魏吴两国诸多大将。曹仁被关羽困在樊城,无处可逃,徐晃驻守宛城,想要协助曹仁,却无计可施。张辽、吕建等人前来协助曹仁,也莫可奈何。庞德被俘,于禁更是被关羽水淹七军。关羽以一己之力迎击四方劲敌,东吴却在此时背弃盟约,围堵关羽,偷袭荆州。背盟便也罢了,却不敢正面宣战,以盟友的身份偷袭。若说正面交锋,他吕蒙出了几分力?说吕蒙击败关羽,当真笑话!”

    罗姓学子一脸赞成,扬声道:“这位兄台所言甚是!”

    楼下几人争论不休,楼上雅间内,两位年轻男子相对而坐。

    一个芝兰玉树丰神俊朗,一个风光霁月,风华无双。

    “我心悦谢六姑娘。”萧烨直言不讳。

    顾谨之眸光中已带了三分冷意,“她心里并没有你。”

    “现在没有,以后可说不准。”萧烨神色莫测,“若不是相信你为人,你以为那日你能带走她?”

    陆骁骁到隆中阁的时候,黄闪闪正与人争辩正烈。几人已经从关羽败走麦城争论到刘备拿下荆州和东吴背弃盟约拿下荆州有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