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侵夜鸾开镜,迎冬雉献裘。从臣皆半醉,天子正无愁。

这是唐代李商隐所做一首绝句,讲的是深秋初冬交接之际,陈朝后宫里的景象。若看这字面意思,倒是一片君臣同乐、太平安详的景色,但若多读几遍,颓败和萧瑟之气便生了出来。

时近中秋,月落景山,枫叶红尽。宫灯之下,一个小太监使劲裹了裹身上单薄的袍子,自言自语道:“昨日下的还是露水,今天怎么就变成霜了。也不知道今年的过冬钱什么时候才能发下来。须赶紧在这夹袄中加些棉花了。”

边说边狠狠的跺了几下脚,又伸长脖子听有没有打更声。偌大一个宫廷,白日里看见金碧辉煌人来人往的,到现在却是连个鬼影都没有。小太监冻的熬不住了,原地跑了几圈,想要发发热,谁知这不跑还好,一跑起来差点跌倒,好几天没吃饱饭,哪还有力气奔跑啊。

如此又熬过了一个时辰,终于更声响起,四更天到了。小太监揉揉睡意惺忪的眼睛,收拾了下衣服,等待来接他值班的人。他因身材羸弱、家境穷酸,主事的说有失天子威仪,因此白天时只能干些粗重的活,晚上才能当值。

不知怎么回事,早过了换班的时候,那高大的太监却一直没有过来,他也不敢离开。眼看天上星星黯淡下来,怕是马上五更天了,阁老和总管们应该马上到了。

远远的宫门打开,一盏灯笼出现在他眼前。近看时似是一个太监搀扶着一个瘦弱的老者,却不是来替他值班的,他有些失望。那老者虽然瘦弱,但精神却是很好,尤其是一双眼睛,虽然天色还暗,但仍能看到让人胆寒的光芒。

打着灯笼的公公朝老者说道:“宋大人,我说您每次都来这么早,在这里干等着。为了啥啊?”

那老者不是别人,却是内阁首辅宋之濂。他抬头看了看天光,慢慢说道:“二十多年了,我已经习惯了。当年皇上精力旺盛,每日四更天就要找我们几个议事。时候长了,便落下个病根,到了三更便睡不着了。早来些也好,万一皇上有事情急招,我直接就过去了。”

那宫人道:“是啊。不过,我都很久没见过皇上了。这几年,天下太平啊,皇上有时间静下心来修道。我也不打扰您了。一会还有别的大人到了,我得去迎着。”

宋之濂拱手将那宫人送走。那小太监方才弯腰向宋之濂道:“给宋大人请安。”宋之濂看了看这瘦弱的小太监,道:“天这么冷,你怎么穿的如此单薄?”

小太监道:“今年的过冬钱还没发下来,棉衣也已经几年没发了。我本不该值早班,因此也没有借齐整衣裳穿。大人千万别怪罪小的。”

宋之濂道:“哦,原来这样。我这里有些银两,你且拿上,置办些棉衣吧。”

小太监本以为要受罚了,却不想这宋大人如此的心善,登时不知道怎么说话。连忙跪下深深磕了几个头。宋之濂道:“罢了,罢了。赶快起来。我却有话问你呢。”

那小太监站起身来,宋之濂继续说道:“你在这中极殿里当差,可曾见过皇上出外活动,或者批阅司礼监送过来的奏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