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正是夕阳西下,黄昏已至。

    明夷遵照师傅的禁令,没有离开屋舍,不过直接斜斜的半靠在了二楼的窗棂上,两只脚都伸到了屋外,手中拿了卷《庄子》,正有一搭没一搭的看着。

    这一年的明夷已经显现出一些少女的窈窕身姿,漆黑的长发像匹锦缎一样散落在身上,夕阳西下时,胭脂色的阳光落在黑发上,反射出浅淡的瑰丽奇异光泽。

    龙阳君正巧要与盖聂同时参加宴会,刚走出驿馆门口,就看到了坐姿危险的明夷。

    “明夷。”龙阳君冲她招了招手,扬声说道“速速回屋舍中去,这姿态危险。”

    “屋舍中无聊,这里能看到风景。”明夷同样摆了摆,微笑道“师叔放心,我再怎样无能,也已经学了几年武,不至于从区区几丈高摔下。”

    龙阳君一想也是,就不再多言。

    明夷像往常一样对盖聂点头问好,也不在乎他的冷脸,又看向师弟屈渊。

    “师弟也同师叔去参宴吗?”明夷问道。

    “是,师傅让我去结识些人物。”屈渊颇有些兴奋的说道。

    “慢走。”明夷说道,目送着他们坐上马车离开。

    ——也就是说,除了仆役,驿馆中现在只有自己一个人了。

    一个念头在心中升起。

    明夷拿起书卷又放下,几番犹豫之后,还是一把推开木门走出屋舍,找到了正在龙阳君寝室中正带着人清扫的衡于寺人。

    “屋舍中无聊,我来拿几卷书看。”明夷说道。

    这不过是小事一桩,衡于寺人立刻到书架前拿了几卷竹简交给明夷,他向来会揣摩人心思,即便是选书这种小事,挑选的也都是诸如《山海经》之类有意思的书籍。

    “多谢。”明夷抱着几卷竹简说道,路过摆放的黑漆案几时,看了一眼上面已经被绸带札好的竹简,随口问道“师叔给信陵君的信还未送出?”

    “再过两刻钟便会被送出。”衡于寺人弯腰说道。

    明夷走出房门,没有回自己的寝室,而是转身闪入了龙阳君旁边盖聂的寝室,将竹简悄无声息的往地上一放后,就站在了墙壁边上,闭上眼睛小心翼翼地捕捉隔壁动静。

    说笑声不断传来,又过了片刻,伴随着一阵规律的脚步声和落锁声,是衡于寺人带着仆役打扫完毕离开了。

    隔壁已经空无一人了。

    明夷没有走正门,而是打开这间房间的窗户,伸头看了看,隔壁师叔屋舍的窗户也没关上。

    真是天赐良机。

    学习了这么久的剑术内力,越过这点距离轻而易举。

    明夷轻巧无声的翻身进入了龙阳君的寝室,拿起黑漆案几上那卷绑着丝绸的竹简,打开一看,果然是师叔写给信陵君的信函,约定好联手让嬴政在这几日回国。

    竹简一般都是用刀刻字,如果不小心刻错后,则需要刮掉表面那层木头,然后再重新刻上,因此竹简旁一般都长备着刻刀。

    文字这种东西,差之一字而谬误千里,明夷拿起刻刀,想要将三月改成四月。

    不过是延迟区区一个月而已,比起大将军李牧提的延迟几年,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尽早回国,而秦庄襄王五月去世,不到一个月时间,根本不够从赵国邯郸赶到秦国咸阳。

    下一秒,明夷的手僵硬的停留在了半空中。

    一个人正站在描绘凤纹的黑漆案几面前,影子刚好落在案几上,挡住了原本的淡金色璀璨阳光,

    明夷即便不抬头,也能感到他的冰冷的目光宛若实质般落在自己身上,握着小刀的手指顿时因为太过用力而褪去原本血色,手背绷出一道浅淡的青蓝色血管。

    “你在做什么。”盖聂语调毫无波澜的说道。

    明夷呼吸短暂的停顿几秒,紧接着放下手中的刻刀,抬头尽量平静的开口道“师傅,我不过是……”

    盖聂没有听她的辩解,脸色因为逆着光而看不分明,他没有之前一样愤怒,而是久久凝视着她,缓缓说道“刻薄寡恩、心机狭隘,姬明夷——你当真无一处可取之处。”

    语气中满是失望厌倦。

    明夷一动不动的继续跪坐在竹席上,玉雕般眉目纹丝未动,神情没有太大变化,只有掩护在宽袖中的手指倾刻间握紧,指甲深深嵌入掌心。

    ——刻薄寡恩、心机狭隘。

    ——这就是相处将近三年之人给自己的评价了。

    盖聂一直不喜欢姬明夷。

    姬明夷年幼的皮囊下,藏着一个太过成熟而冷酷的灵魂。

    从初次相见开始,盖聂从未见过姬明夷像个真正的小孩子一样天真、任性或者是无知。

    她甚至极少流露出负面情绪。

    明明此前是养尊处优、从未吃过苦头的周天子之女,可是一朝忽变之后,一个不过十岁的稚女独自疲倦的奔波跋涉在山川野林中时,却从来没有过一句抱怨之言。

    不论对于任何人,不论那个人对她有多少善意,姬明夷总是礼貌居多、亲近不足。

    屈渊和龙阳君都觉得姬明夷温文尔雅、懂事体贴,是难得一见的好女子,可是唯有盖聂知道,她不过是用这副模样来掩盖自己所有的真正心思而已。

    盖聂从前一直觉得姬明夷年龄尚小,外表虽然已经披了一身虚情假意,但内心深处,总有一点真心在,若能好好教导,未必不可以成材。

    直到今日,看到面前这一幕。

    盖聂面无表情的从明夷手中抽走了竹简,见到上面的字迹还没有来得及涂改,便重新裹好,用一旁的绸带系上放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