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住所,不如便先把它的小孩看守起来,因为这样,也可以引诱玳瑁的来到,否则它会把小孩衔到更没有人晓得的地方去的。

    于是我们便做了一个更安适的窠,给它的小孩们,携进了以前父亲的寝室,而且就在父亲的床边。

    那里是四个小孩,白的,黑的,黄的,玳瑁的,都还没有睁开眼睛。贴着压着,钻做一团,肥圆的。捉到它们的时候,偶然发出微弱的老鼠似的吱吱的鸣声。

    “生了几只呀”母亲问着。

    “四只。”

    “嗨,四只怪不得扛了你父亲的棺材,不要再扛我的呢”母亲叹息着,不快活地说。

    大家听着这话,愣住了。

    “把它们丢出去”外甥叫着说,但他同时却又喜悦地抚摩着玳瑁的小孩们,舍不得走开。

    玳瑁现在在楼上寻觅了,它大声地叫着。

    “玳瑁,这里来,在这里,”我们学着父亲仿佛对人说话似地叫着玳瑁说。

    但是玳瑁像只懂得父亲的话,不能了解我们说什么。它在楼上寻觅着,在弄堂里寻觅着,在厨房里寻觅着,可不走进以前父亲天天夜里带着它睡觉的房子。我们有时故意作弄它的小孩们,使它们发出微弱的鸣声。玳瑁仍像没有听见似的。

    过了一会,玳瑁给我们女工捉住了。它似乎饿了,走到厨房去吃饭,却不妨给她一手捉住了颈背的皮。

    “快来快来捉住了”她大声叫着。

    我扯了早已预备好的绳圈,跑出去。

    玳瑁大声地叫着,用力地挣扎着。待至我伸出手去,还没抱住玳瑁,女工的手一松,玳瑁溜走了。

    它再不到厨房里去,只在楼上叫着,寻觅着。

    几点钟后,我们只得把玳瑁的小孩们送回楼上。它们显然也和玳瑁似地在忍受着饥饿和痛苦。

    玳瑁又静默了,不到十分钟,我们已看不见它的小孩们的影子。现在可不必再费气力,谁也不会知道它们的所在。

    有一天一夜,玳瑁没有动过厨房里的饭。以后几天,它也只在夜里。待大家睡了以后到厨房里去。

    我们还想设法带玳瑁出来,但是母亲说:

    “随它去吧,这样有灵性的猫,那里会不晓得我们要离开这里。要出去自然不会躲开的。你们看它,父亲过世以后,再也不忍走进那两间房里,并且几天没有吃饭,明明在非常的伤心。现在怕是还想在这里陪伴你们父亲的灵魂呢。它原是你父亲的。”

    我们只好随玳瑁自己了。它显然比我们还舍不得父亲,舍不得父亲所住过的房子,走过的路以及手所抚摸过的一切。父亲的声音,父亲的形象,父亲的气息,应该都还很深刻地萦绕在它的脑中。

    可怜的玳瑁,它比我们还爱父亲

    然而玳瑁也太凄惨了。以后还有谁再像父亲似地按时给它好的食物,而且慈爱地抚摩着它,像对人说话似地一声声地叫它呢

    离家的那天早晨,母亲曾给它留下了许多给孩子吃的稀饭在厨房里。门虽然锁着,玳瑁应该仍然晓得走进去。邻居们也曾答应代我们给它饲料。然而又怎能和父亲在的时候相比呢

    现在距我们离家的时候又已一月多了。玳瑁应该很健康着,它的小孩们也该是很活泼可爱了吧

    我希望能再见到和父亲的灵魂永久同在着的玳瑁。

    选自文学第1卷第3号,1933年9月1日

    快阁的紫藤花

    作者:徐蔚南

    徐蔚南19021952,笔名泽人。江苏吴县人。主要作品有散文集春之花、寄云的信、水面桃花、浦游简。译著主要有她的一生、法国名家小说选、印度童话集、莫泊桑小说集等。

    细雨,百无聊赖之时,偶然从花间集里翻出了一朵小小枯槁的紫藤花,花色早褪了,花香早散了。啊,紫藤花你真令人怜爱呢。岂仅怜爱你,我还怀念着你底姊妹们一架白色的紫藤,一架青莲色的紫藤在那个园中静悄悄地消受了一宵冷雨,不知今朝还能安然无恙否

    啊,紫藤花你常住在这诗集里吧;你是我前周畅游快阁的一个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