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她眼见着皇帝如何陷进了主子的含英宫。从最开始的厌恶疏离到后来的冷眼以待,从冷眼以待再到稍有好脸色,到如今,平素勤勉的皇帝陛下竟然可以在含英宫起床时露出那样类似于偷懒的表情……手臂上的重量忽然压了一下,女官慌忙回神。

    “你别忘了,一会儿打发人提醒紫宸宫,要是大臣们议事晚了,记得请官家用膳,别光想着国事要紧,看饿坏了龙体。”彭贵妃吩咐。

    “是,娘娘。”心腹女官答应着,打动官家的,莫非就是这样几年如一日的心意和这般滴水不漏、无微不至的水磨工夫?

    雍德帝在紫宸宫乾阳殿的内书房召见了按例进宫议事的大臣们。

    中书令与尚书令,及礼部、户部的几名官吏,在向皇帝行了大礼之后,被赐坐在殿中。他们此来,是为商议一件大事:雍德十六年,乃是南荒归顺的第三十年,按照十年、二十年时的例子,南荒百越必定要大举朝觐,而他们必须在年内定出朝觐的时日、抚慰百越的诏旨、赏往百越的珍宝,还有未来的十年中,与百越通婚、通商的各种大政。

    这些都已经过无数次商议,这次不过是将所有的意见再最后汇总一次,修改其中一些细微的地方,由君王最终拿定主意。

    “……就按这样办。中书省今日便拟好诏旨,呈上的同时,发往门下省复核。派人速往南面,着南和太守会同百越诸族,安排他们朝觐,越快越好。”雍德帝一锤定音。

    越快越好?陛下在忙什么?中书令心中嘀咕,但并不问出口,离座躬身:“遵旨。陛下,还有一事,明年的首诏,是否以南面之事为重?”

    首诏,是皇帝在一年中颁下的第一道正式诏书,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南荒臣服的第十年、第二十年,皇帝颁下的首诏便是赏赐百越诸族。

    雍德帝毫不犹豫地否决了中书令的提议:“不,首诏之事,朕自有打算。卿等跪安吧。”

    大臣们依言退去,陈堰躬着身子踩着无声的小碎步进来,给雍德帝呈上了一张细细的纸条。皇帝看过后,面无表情地丢进了火盆里。

    他起身走出书案后,看也没有看那温暖奢华的大裘一眼,走出殿外,极目远眺。

    乌云压城,漫天阴霾。

    猎猎的北风呼呼吹响,撕扯起雍德帝黑金色的衣袍。

    这高高的丹陛玉阶之上,所有的宫殿都比紫宸宫矮下了许多,唯有远处那集翔台高耸入云。

    雍德十五年腊月二十七日,雍德帝在鹿鸣殿大宴群臣,犒赏臣子们一年来的辛劳。而命妇们原本应该在德音殿领宴,却同样改在了鹿鸣殿,与大臣们分席而坐,中间摆上一扇扇的宽大屏风,将整个鹿鸣殿分成了相隔的两半。

    歌声细细,舞姿翩翩,许是因为皇嗣将要出生,皇帝的兴致颇好,连带着整个大殿内一片欢声笑语。

    “娘娘真是好福气,当初娘娘满了十二岁第一回出来,我便说娘娘看着就是个大富大贵的相貌,如今可不应验了。”不知是哪位诰命夫人先开了头,接着众人一叠声的奉承,气氛热烈。

    彭贵妃仍旧是一脸谦和大方的笑容,和她在家做姑娘的时候没什么不一样,更是让不少身份极为贵重、处事深谋远虑的诰命暗暗点头,在心里各自筹谋一番。

    上首的申贵太妃恨极了彭贵妃,这几年在宫中与她斗得你死我活,但终被她挟着皇嗣压了下去,此刻看着这一团热烈,面上明明白白的现了不豫之色。端阳公主与山阴公主在一起坐着,低声说笑着什么,仿佛没有看到两人之间的暗潮汹涌。与她们对面坐着的康亲王妃,则是今晚第二个明明白白没给彭贵妃好脸色的人。

    彭贵妃刚笑着与一位国公夫人说完话,扭脸便瞧见了曦宁那张和曦雨六分相似的脸上不屑、鄙视和愤恨的神色。

    她手上一顿,端着的蜂蜜水洒了一些在桌面上,却恍若未觉,微笑着看向曦宁:“今儿这么热闹的场合,怎么只康王妃孤身进宫赴宴?咱们家的人都来齐了,独缺了康亲王爷,甚为不美。”

    曦宁看她一眼,明显不想理她,但碍着彼此身份,不得不回了一句:“王爷身子不爽,就上秉了陛下,告了假。劳贵妃挂心。”她真想把桌子上的杯杯盘盘都对着那个女人砸过去,谁跟她是“咱们家”?也不看看自己是个什么东西。

    “哦?康王爷的眼睛还是没有起色么?正巧我这儿新得了些稀奇药材,这就打发人去取,王妃给康王爷捎回去,也是我一片心意。”康亲王的眼睛至今还没有复明的迹象,这已成了皇室的一块心病。彭贵妃不是蠢笨之人,平常也从来不提起此事,但她每次见到那张和凤曦雨相像的脸,总会忍不住去刺痛曦宁。

    曦宁已经不是那个可以恣意妄为的小女孩,正想忍着气道谢,对面的端阳公主忽然插进来:“贵妃有了身子,还是留着保养皇嗣。我那里也得了药材,回头给阿宁送过去。”

    彭贵妃一凛,知道方才说的话已经让这位大长公主不悦了,自然不再说起,答应着带了过去。曦宁如逢大赦:“我替王爷先谢谢大姑母了。”

    端阳公主微笑着摇摇头,瞥过来一眼,若有深意。

    几位皇族的交锋并不十分隐蔽,一时席间的气氛便有些凝滞了,但立时就有乖巧的重新带动起来:“本来听说是要按例在德音殿设宴的,但如今贵妃娘娘有了身子,又掌着内宫事,陛下心疼,不忍她操持两殿大宴太过辛劳,才特意下旨合为一殿,圣眷如此之隆,谁有过呢?”

    立刻附和声、呼应声一片,彭贵妃嘴角边的微笑不引人注目地上挑了几分。一直保持沉默的凤老夫人和茉莉冷眼看着这一切,半声不吭。

    就在此时,忽然屏风外面一片寂静,歌舞丝竹之声顿停,屏风内的贵妇们也停止了说话,有些诧异。

    外面皇帝的声音悠悠传进来:“秦氏何在?”

    秦空醉从一群六品命妇所坐的角落里闪身出来,隔着屏风屈膝跪下:“臣妾候旨。”她的手指在袖中微微颤抖,是紧张,亦是兴奋。

    “昔日书阁之中,朕为阿雨读书,常听她说道,秦娘子妙音俪曲,且聪慧。你尝与她共习乐律,今阿雨去国经年,朕思之欲狂,你且将昔日所学之曲唱来,以慰朕心。”

    屏风内外的人似乎都吓住了,彭贵妃的脸上固然再也保持不了微笑,凤府人的脸上也是青了一片,唯有秦空醉毫不犹豫地轻轻伏地:“臣妾领旨。请召太乐署司笛曲氏。”

    笛声清越中带了丝丝哀婉,歌声亦是清越中带了丝丝哀婉。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

    悠扬而凄美的歌声带着袅袅余调,飞过了漆彩绘金的屏风,飞过了曦展难看的脸容,飞过了范临如释重负的神色,飞过了严徽、程夏桢的目瞪口呆,在安亲王托腮支颐的手腕边打个转,接去了皇帝陛下心旌浮动、痛极快极而泼洒的酒滴,最后飞出了大殿,在漫天终于落下的雪花中,飞到了那血淋淋的、正在砍落的屠刀下。

    大雪泼天洒下,禁宫静穆,唯有那已经许久不曾响起、秦娘子举世无双的歌喉在穿云裂石:“我为你持戒,我为你吃斋,我为你百行百计不舒怀。我为你泪眼愁眉难解,无人处,自疑猜,生怕那慧性灵心偷改。”

    杀声震天,喊声震天,马蹄无情地践踏着人命,一波波鲜红的血洒向空中,将整个夜、漫天雪染成了红色。

    康亲王高踞在马上,手里懒懒地弯起了马鞭子,明亮的眼睛瞅瞅眼前这些胆敢背叛皇族、听命于彭氏的兵马,吐出了三个字:“杀无赦!”

    西湖二集

    鹿鸣大殿中那最后一句袅袅余音落下时,康亲王一身银鳞锁子甲,上染着斑斑血迹走进来,向御座跪下。

    “启奏皇兄,车骑军已清肃完毕,有为彭氏所惑者,此番悔悟,臣弟已命人看了起来。顽固不化、至死不改的,皆已奉旨就地格杀。”

    “平身,子琮辛苦。”雍德帝已经快速地平复了自己的情绪,但此刻稍哑的声音中仍可听出喜悦:“且先更衣去。”

    “遵旨。”康亲王起身,陈堰一使眼色,立刻有内侍簇拥着康亲王出去更衣了。

    又有人迈着兴奋而急速的脚步进来,拜倒在地:“恭贺吾皇,西北大事已成。”说着双手呈上了一卷帛册。

    皇帝此时再也无法掩饰自己的大喜若狂,从御座上猛地站起来,袖子带翻了汤盘也顾不得擦拭,展开帛册细看,又召荣亲王、安亲王上前验看。“中书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