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现在,江夜白把自己想象成那个男人,摆在他面前的是这样一个难题:如何打入江城的手机市场,从Nokia等巨头口中夺得一份市场的份额?

    首先,一个外来的产品想要开拓新的市场,必须造势。

    何谓造势呢?

    说白了,就是通过各种渠道让用户认可自己的产品,力度必须足够大,实现“轰炸机式”爆点,让那些目标群众蠢蠢欲动,让非目标群众感兴趣,借以营造一个完美的入场时机。

    当然,想要做到这点是很不容易的。

    广告就是典型的造势手段之一,也是从古至今都通用的方法策略。

    之前提到的五种方法其实都可以被看作是广告的载体,比如传单的载体是纸,网络广告的载体是互联网等等。

    我们都知道,决定一个广告的成功与否,除了广告的内容与宣传力度外,还涉及很多其他的因素,比如:市场的饱和程度,政策的导向,产品是否足够吸引客户等等。

    但是,其实还有一个点通常会被遗忘:

    载体。

    或者叫媒介,即广告传播的形式。

    公司在选择广告方式的同时,往往会陷入僵化的思维误区,比如:一个劲地花钱在电视和互联网宣传上,亦或者大量的印传单漫无目的地发放,再或者找人毫无厌烦地进行真人推销等等。

    这种方式,可以用一个古老的成语概括:守株待兔。

    有没有效果呢?

    自然是有的,但具体效果有多大,那就不好说了。

    不过有一点倒是可以肯定的,就是效率必定会很差,这个效率指的就是广告地投入产出比,我们可以把它量化到具体的财报上,比如销售增长率,广告投入占营收比等等。

    此前我们提到过,类似于互联网、报纸、电视这样耗资巨大的投放广告的方式并不适合小型的工厂和企业,但对于Motorola这种通信巨头来说,也算不上什么,他们如果要开拓一片新的市场一定会进行大幅的造势。

    就如同江夜白听到的那样,报纸、电视以及传单。

    不过听上去似乎效果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好,这其中的门道,恐怕他们也不知晓。

    但江夜白作为数据咨询星辰科技的CEO,他深刻的了解到,在未来的时代里,投放广告的精准性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

    这就涉及到大数据(BigData)。

    比如手机广告,它的目标用户就是那些想要以及有能力更换手机的人群,如何做到精准地将广告投放下去,并让他们看到才是至关重要的目标,绝不能轻易忽视。

    这个时候,大数据的作用就被充分体现出来了。

    但问题是,在当下这个年代里,互联网尚不发达,也根本没有大数据的技术和条件,那么他们应该如何做到将广告覆盖到目标客户呢?

    依旧是Motorola这个例子,报纸和电视流量大尚且不谈,就拿传单说事,这里有一个非常致命的问题,那就是那些有能力或者想要更换手机的客户,他们收到这些传单吗?

    再进一步,他们收到之后会会仔细看吗?会考虑购买吗?

    就算有,那么1万乃至10万份传单中,能有10个会去真正去买么?

    很多人会说,哪怕10万份有5个人去买,那都是稳赚不赔的,他们认为传单的成本十分低廉,怎么看都赚。

    话,不是这么说的。

    这些人忽略了两个重要的问题:

    第一,人力成本。

    第二,时间成本。

    从制作一份传单到雇佣人去发放,这其中需要花费不少的人力成本;再者,对于现在的Motorola来说,时间无疑是极其宝贵的,一旦造势不成功,到时候竞争对手反应过来进行反扑,结果很可能会惨淡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