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轰隆隆······”

    元符腊月十五晚亥时,晴朗的天空中突然传来响亮的雷声。

    热闹的州桥夜市倏然一滞,所有人都瞪大惊恐的眼睛,抬头向东面望去,却望了个寂寞。

    雷声的源头在东面,却只有声音,没有闪亮。

    冬雷无光,持久的雷声尖刺而阴森,惊悚感超出夏雷数十倍不止。

    大伙眉头紧皱,心中的不安和猜疑如汹涌的江涛翻转腾挪。

    来年会出现什么样的灾难?

    “冬打雷”是不祥之兆,尤其晴空中毫无征兆就出现的冬雷,据说会有大灾难。

    尤其京城连连出现异象,真不是什么好兆头。

    天降冬雷,有人欢喜有人忧。

    听到雷声的农夫披衣仰望苍穹,眉头皱成一块黄土地,既有丘陵,也有沟壑。

    “立冬打雷要反春,十个牛栏九个空······孩子他娘,明天我去粜些米,换几匹布,给孩子们和娘多做件冬衣。还有,被子也应该加些东西了······”

    对这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百姓来说,他们不会轻易把这种异象和朝廷,乃至皇帝联系起来。

    他们连肚子都吃不饱,那有力气去管官员们勾心斗角。

    但他们清楚,不久后将会出现一个非常恶劣的寒冬,到时冻死的不仅仅是牲畜和家禽,孩子和老人也有遭殃的危险。

    守旧派的官员喜上眉梢,这等异象更能增加他们奏折的说服力,也能让皇帝和革新派内心忐忑,收敛稍许。

    这不够,取缔新法才是唯一出路。

    他们瞬间醍醐灌顶。

    春雷不发,冬雷不藏,兵起国伤。

    异象时有发生,尤其“冬打雷”现象突兀出现,说明朝廷为政不仁,法度失常,妄动兵戈······这是上天的惩罚,若不尽快制止错误行为,将会天地塌陷,盗贼横行,国将不国。

    好在这一切都能和朝政对上号。

    新法害民,贬贤臣亲小人,无端废后另立,对青唐用兵······哪一件都和异象呼应。

    天赐良机!

    赵煦在皇宫中苦笑。

    守旧派时时作梗,已让他应接不暇,老天爷却也来凑热闹,帮他们给朕添乱。

    过不了几天,那帮人又会拿冬雷作怪,肯定说这是上天的预警,是对皇帝妄动兵戈,不仁慈、不作为,乱改祖宗之法的预警。

    朕能跟人斗,如何跟天斗?

    少顷,赵煦满脸坚毅。

    朕继承父皇遗志革新有什么错?

    哼!

    不管谁来阻拦,朕都要把新法进行到底,都要跟意图侵略大宋的外夷斗争到底。

    若是天要阻拦,朕······就和天斗一斗!

    ······

    次日,洛寒早早起来,吃过早饭,带鲍黯去汴京城。

    今天日子特殊,即是赵颖及笄的日子,也是刘混康为夭折的皇子皇女禳福的日子。

    当然,洛寒是去郡王府,义郡王下了请柬。

    昨夜他泡了个温泉澡,早早睡熟,雷声没有惊扰他,自然也不知道“冬打雷”的事。

    进入京城,街道上全是密密麻麻的行人和叫卖声。

    腊月临近年关,诸物价格相对涨高,街道两侧林立的店肆也独出心裁,将部分货物摆在门前,大声吆喝揽客。

    有道是“腊月水土贵三分”,为了过个欢乐年,卖家和买家都不吝囊中羞涩。

    青楼的姐妹们也不敢寂寞,半倚在红栏边,只要是仰头观望的男子,她们总媚笑连连,甚至娇声喊叫:“郎君来嘛,奴家想死你了,你个没良心的······”

    因而寒冷也不能阻隔京城的繁华半分。

    ······

    “借光!借光!”

    鲍黯用扁担挑着箩筐走在前面,连声吆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