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

    月颜的妈妈大概真的是被宠着长大的,没怎么吃过苦。就连下乡也很快就结婚了。她做饭一般,绣花一般,性格还天真,缝个衣服已经是顶了天了。

    月颜笑眯眯地哄着奶奶:“我妈手艺只有在给我爸做衣服的时候会做的特别精致,还有给我缝书包的时候。”

    月颜这话让老太太眉开眼笑,谁不想自己儿子有个心灵手巧的媳妇?

    第二天就到了婚礼的时候,农村的婚礼没有城里隆重,没有婚纱和喜服。新娘子都穿着红色的衣服,头上别着一朵花,头上盖着一块透明红盖头。

    新郎穿的是月颜给他们买的棉服,咋一看版型也挺像西装的。衣服口袋上给他们别了两朵大红花,用来区分新人与客人的不同。

    对于新郎新娘没有租婚服的事,月颜并没有发表意见。这毕竟是大伯和二伯的婚礼,早就定下来的流程,他们自己满意就够了。

    而且不是每个人的价值观都一样。对于月颜而言,她肯定是希望婚礼越浪漫越好。

    但是村里人讲究的就是结婚的这个仪式,浪漫又不能当饭吃。这个时候大家还都是比较纯朴的,没有互相攀比的现象。

    月颜用手机拍照没停过,心想万一以后科技发达了就能导出来呢。

    她还给周博衍发过去了几张,有大伯和大伯母敬酒的,还有二伯和二伯母敬酒的,以及桌子上的酒席菜的照片。

    周博衍前天就被月颜给他发的年夜饭给馋到了。虽然舅舅家的年夜饭也很丰盛,甚至很精细,但就是缺了在村里一大家子坐在一起大口吃肉的感觉。

    村里的婚礼简陋却热闹,周博衍并没有觉得婚宴寒酸,反而很想加入这种热闹的气氛。

    他表达了自己对新人的祝福,让月颜帮忙转告。

    月颜一边吃酒席一边看手机,结果周博衍不回消息了。

    她心想估计是有什么事去忙。

    热闹的婚宴一直持续到下午四点多才渐渐散场,大伯喝的有点多,嘴差点刹不住把。

    但还是让有心的邻居推测出来他们家靠着做豆腐和豆芽,两天时间赚了城里人一个月的工资。

    大家表面上不动声色,自己心里有多别扭可就不得而知了。

    大伯自知他说错了话,打着哈哈装醉回了堂屋,让二伯在门口送客人。

    老太太有些担心:“你不小心把这些事说出去,村里人会不会就不待见咱们家了。”

    月颜出来安慰众人:“没关系,我已经提前找过村长了,村里人就算对咱们家不满,很快就要乖乖闭嘴了。”

    老太太不知道月颜卖的什么关子,就连月怀德同样也不知道。

    村长一个人也顶不住悠悠众口啊。

    明明结完婚应该是喜气洋洋的,月家的几个老实人食不下咽,都在担心会被村里排挤。

    他们倒是可以搬去城里,但是这些土地怎么办?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

    月家的祖上没有土地,只能给村里的地主家种地,种了庄稼留在自己手里的只能图个温饱。

    还是斗倒地主以后,他们老月家才分到了土地。

    好不容易分到了土地,怎么舍得背井离乡。

    一家子愁云惨淡,新婚之夜就这么过去了。

    ……

    村里人当然忍不住嘀咕,这月家老三赚的大钱难道就是专门坑熟人?

    他们不懂什么收购和成本,他们的认知就是月家从他们手上九分钱收走了黄豆,结果九分钱的黄豆变成三五毛钱的豆腐卖给他们。

    月家用两天时间就赚了他们村和隔壁村将近城里人一个月的工资。

    大家越想越不得劲。

    凭啥呀?豆子本来就他们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凭啥月家九分钱收的豆子做出来豆腐能卖三毛钱?

    他们想不通这个道理,总觉得是被月家给坑了,卖豆子得到的十块钱拿在手里也不香了。

    于是大家找去了村长家里,村长是整个村德高望重的人,而且很有文化。

    听完他们的上门意图,村长吹胡子瞪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