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法医方面的技术工作进展,也有重大发现。

    「老师,七具骸骨里,有一具骸骨的身份确定了。」

    从骸骨中提取DNA信息,随着技术的发展,已经越来越成熟。

    以前,骨骼DNA提取只能从骨髓中进行,后来从骨质中也可以提取。

    当然,这对骨骼遗传物质的提纯要求更高,对遗传物质分析的仪器精度也有更高要求。

    张援朝接过鉴定报告,有些惊讶。

    比中身份的骸骨,并不是从失踪人口中比中的。

    而是系统中曾经做过一份DNA亲子鉴定的结果,骸骨的DNA和亲子鉴定中的父亲属于同源遗传。

    也就是说他们是兄弟。

    「先把结果送给李处,他们那边能用的上。」

    不到五分钟,比对结果就送到了李东林手中。

    前线的抓捕和审讯进行的快若奔雷。

    当年所有跟桥梁工程相关的负责人,对这些事情都不知情。

    而且,有一点比较奇怪,当年负责浇筑桥墩的工人,一共是三个人,但是这三个人并没有找到。

    现在,其中一个找到了。

    张万翔,陵水县人,三十年前外出打工,从此音讯全无。

    家里的人报过失踪,只不过人在QZ市打工,只是没有赚到什么钱,这么多年都没有回家。

    当年的失踪报案,自然不了了之。

    没想到,十五年前,在明河大桥建设施工现场打工的张万翔,最终被浇筑进了自己浇筑的桥墩里。

    有了第一个人的身份线索,其他几具骸骨的是身份确定很快就有了方向。

    当年负责桥墩浇筑的三名工人,突然辞职,现在去找也没有找到。

    现在来看,估计都被浇灌在桥墩里了。

    法医实验室。

    陆川对骸骨的白骨化时间实验,也得到了想要的结果。

    结合浇筑桥墩水泥的鸡腿实验,陆川推测出了桥墩中白骨化的时间。

    其中六具尸体没有太大的出入,和水泥浇灌的时期是同一时期的,但是编号为六号的尸体,有些不同。

    和其他骸骨相比,这具骸骨的白骨化时间要更长。

    这就有问题了。

    根据法医对骸骨的表面检查结果看,死者短时死亡后,就被浇灌进入了桥墩。

    而且根据骸骨的伤痕,大致判断出了死者的死因。

    可是六号骸骨的白骨化时间,似乎要比其他的骸骨白骨化的时间要短。

    解剖室,七具骸骨并排的躺在地上,陆川再次观察。

    「有发现?」

    张援朝站在陆川身边,看着陆川仔细观察着七具尸体。

    陆川点点头,指向六号骸骨旁边的五号骸骨。

    「这两具骸骨都是在第二个桥墩里发现的,尸体骸骨化的外部环境是一样的。」

    张援朝点点头,七具骸骨,前四具都是第一个桥墩里发现的,五号、六号和七号都是第二个桥墩里发现的。.

    一般情况下,在相同的外部条件下,尸体白骨化的时间应该是差不多的,或者即便有差别,也不应该太大。

    最起码,不太可能过去十五年后,能被肉眼观察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