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陈先生先不要发怒,请听我说完!”志贺新一急忙起身压住陈旭的怒火,这次谈判他成了传声筒,至于谈判内容已经不是他能够左右的了。

    “那你继续说,我听着呢!”陈旭双手抱臂,一脸不爽的样子。

    其实陈旭对刚才的内容非常满意,而且不是一般的满意。日本人居然同意将一整套数控机床的生产线,用以物易物的形式交换给中国了。

    这可是一整套数控机床生产线,而不是单指某种型号机床的生产线,而是好几种不同门类机床的生产技术。

    毕竟陈旭的要求就是日本人能够造的机床,中国人也要能造,所以他需要的是完整的数控机床生产系统。

    中国仅仅二十年后就会变成世界工厂,庞大的国土,占据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源源不断的为全世界供应着消费品。

    机床就是工业母机,用机器来造机器,高端工业机床用来遭普通工业机床,普通工业机床再制造制造其它工业的生产线。

    一切都来源于高端数控机床,如果最重要的高端数控机床不过关,后面的所有的产业都会受限制,将会严重影响国家工业的发展。

    陈旭必须在这难得的十年之内,把国家的高端数控机床事业建立起来,解决掉国家制造业最大的软肋。

    所以机床就是这次谈判的核心内容,其它都是用来讨价还价可以舍弃的。

    等到中美蜜月一过,西方重新对中国进行技术封锁,到时候别说是生产线,就是向西方国家买一台数控机床都老多的要求:机器坏了不能自拆,得生产方派工作人来来修理。机床里面一定会安装GPS定位仪,以防止中国挪走作为军用,诸如此类的限制不下百条。

    陈旭本以为机床生产线是此次谈判最难啃的项目,甚至做好了要牺牲更多情报的机会。

    没想到,他在设计坑日本人的同时。人家也在变着法儿的想阴招算计中国人。

    在日本人眼里,中国倒向美国进行改革开放。就是和苏联一刀两断全面学习西方,以后会变成西方的战略盟友。

    想西方开放的中国市场就是一个没人动过的大蛋糕,谁先抢占先机就能吃到更多鲜美的奶油。

    在西方国家中,基本上主流的发达国家都有高端机床的制造能力,能够生产机床的公司更是多如牛毛。中国加入西方阵营后能够选择的机床产品实在太多了,和欧美那些虎狼般的机床企业竞争,价格肯定会被压低。

    所以三菱财团的几个负责人一商量,都觉得还不如借这次机会打入中国市场,以出口生产线的形式将中国变成日系高端机床的生产国,等中国用惯了日系机床,再进口欧美国家的机床会很划不来,中国的机床市场就会被日系企业所垄断。

    商场如战场,一不小心就会一脚踏进陷阱里面,在国与国之间从来就只有利益,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友谊。所以日本人将数控机床的生产线以便宜的价格转让给中国,并不是出于什么好心,纯粹是为了占领中国市场做预热而已。

    这个时代的日本人可自信了,眼皮子浅的很,他们相信中国人拿到了生产线也只能生产日方传授的技术。如果要研发升级肯定比不过日本,等到技术过时了,终究只能乖乖从日本进口最新的机床。

    毕竟日本才是现在的世界工厂,日本制造行销全世界,中国如此落后怎么看都不像是个威胁。只是日本人都无法预料,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未来的世界工厂的桂冠会从日本变成中国。

    反正不管日本人有什么阴谋诡计,用几十张图纸换来了全套的机床生产线,对陈旭来说就是大获全胜了!

    不过陈旭不能表现出高兴的样子,他必须精打细算,要借势借力从日本人口袋里榨取更多的利益。

    志贺新一定了定神后,才慢慢解释道:“是这样的,我方认为您要的综合化工中心门类太多,如果把相应的工厂全部建起来,堪比一座工业城市了。您的二十亿购买了我前面所说的项目之后,剩下来的钱已经不多。用来新建化工厂杯水车薪,所以财团方面提出了另外一个要求,如果您能将中方此次在东京博览会上参展的所有展品的技术专利转让给三菱财团,尤其是个人电脑技术,那么这个建设综合化工中心的条款我方都可以答应。”

    听到这里,陈旭差点就没憋住笑出声来,因为他在东博会上的展品大部分就是抄的日本企业在八十年代初的设计。

    日本既然愿意拿实实在在的成套工业设备来换,他当然乐的答应了。

    中国工业现在还落后的很,很多的零配件制造起来都相当困难,陈旭在展览会上摆出来的展品在中国生产完全是暴殄天物。

    陈旭本意也是想要把这些技术全部卖掉换成现钱来购买工业设备,而日本人还是很有眼光的,他们也看明白了八十年代之后是电子信息技术的时代,所以想要进行产业升级,把日本变成电子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