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原本已将国事交给了太子的昭阳帝,因为吏部尚书欧阳欢的事情,再次坐到了朝堂之上。

    然而他发布的命令,却令人意外至极。第一,令太子督察这个案子,第二,鼓励百官举贤荐能。

    乍一看这两条命令似乎并无不妥之处,然而仔细推敲下来,却大有研究!其一,欧阳欢在太子手下做事多年,也算得上是老班底了,他出了事,却让太子督察,这明显就是有放其一马的意思。其二,官吏选拔的吏部是由太子统管的,虽然这回吏部出了事,但再次选拔官吏也还是吏部的事,如今皇帝却要百官举荐贤能,这代表了什么?显然是要对太子分权了!

    一时之间,朝廷中东南西北风乱吹,这一放一分,闹得人心惶惶,狡猾一点的人,已经准备要看风向墙头倒了!

    太子一方是亦喜亦忧,虽然欧阳欢的案子随时可以了结,不至于牵扯太多的人进去,但皇帝的意思令他们捉摸不透,无从下手防备。

    这天,李荃正在处理公务,洪英匆匆从外面走了进来,李荃抬头一看,不由一愣。

    一般来说,洪英只是他个人所延请的幕僚,并非官吏,是不会随便在他处理公务时迁来打搅的,看洪英行色匆匆、表情紧张的样子,难道会出什么事不成?

    “殿下。”洪英一进门,立刻见了个礼。

    “免了。洪先生,有什么事么?”李荃问道。

    “殿下……”洪英看了看房间里,将侍奉的太监全都赶了出去,这才凑上前,在李荃耳边低声说道,“殿下,据我们在二皇子那里的眼线通报,他们似乎要有所行动了!”

    “什么行动?”

    “他们想要建议皇上,复设左右二丞相。”

    “什么?!”

    李荃大惊。

    要知道左右二丞分管文武,左丞相统管全国军事,右丞相负责朝廷政务,两人直接对皇帝负责。如今处理朝廷政务的人是李荃,若设置一个右丞相,上面还有一个皇帝,那夹在中间的太子怎么办?这不是完全被架空了吗?

    “……好狠的计谋!”李荃咬着牙说。

    “殿下,属下倒是认为,此事也并非全然就是坏事!”洪英却道。

    “怎么说?”

    “殿下,以属下看来,这其中有两点我们时可以利用的。首先,虽然右丞相负责处理政务,貌似与您有所冲突,但太子监国,这是皇上亲自下达的命令,不会轻易改变,右丞相是必然要受您指挥的。您参与国事已经多年,右丞相一职也可以从我们的嫡系中挑选,这个问题不大,二皇子他们就算想争,也没那个本事。而且,您还可以借机从繁杂的国事中抽出身来,处理一些积压已久、没时间处理的‘杂务’。”

    洪英若有所指,李荃皱了皱眉头,不由轻轻叹了口气。

    “你说两点,这才是一点。还有一点呢?”他问道。

    “是,殿下。”洪英续道,“二皇子等人,明知无法掌握右丞相的位置,却仍要提出复设左右二丞的建议,这是为何?属下猜想,他们应该是冲着左丞相去的。左丞相统管全国军务,兵部也包括在内,若被他们取得了左丞相的位子,则可以将全国军队名正言顺掌握在手中,与我们形成分庭抗礼之势,则我们的情况威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