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东宫。

    大殿内,灯火通明,光芒洒落在刘辩和曹操到脸庞上。

    一个十二岁,身着一袭金黄色蟒袍,皇子才可穿戴的服饰,腰间竖着一条宝玉带,英气逼人。

    一个二十九岁,身着苍青色官服,细眼长须,满脸威荣,有一股让人信服的感觉。

    曹操的年龄是刘辩的两倍有余,但现在却十分认真的听着刘辩述说的话语。

    “就是这样,孟德,你可有什么见解,如何来处置不断涌入洛阳城的难民呢?”

    曹操深思苦索,好一会儿这才抱拳答道:

    “殿下,在下以为,堵不如疏。”

    “不如刚好让洛阳城内的官员组织这些逃难的难民进行修缮城池或是道路,以此来换取官府的粮食。”

    闻言,刘辩的星眸微微一亮,惊诧的说道:

    “你的意思是以工代赈!?”

    “额,殿下,在下愚钝不知何为以工代赈。”

    曹操挠了挠头,好奇问道,“不知以工代赈是何物?”

    “哈哈哈。”

    刘辩哈哈大笑,他心中已经有了该如何处置这些难民的方法了,多亏了曹操给他的思路。

    至于以工代赈这个词语是近现代才有的,古人又如何能理解其意呢!

    随即向曹操解释道:“所谓以工代赈,便是让这些难民通过官府组织的建设活动来获取粮草和工钱。”

    近代美利坚国发生经济危机的时候,其总统便用了这样的政策帮助百姓渡过难关。

    现在刘辩也能够借用这一政策帮助他的子民度过暂时的难关。

    “如此一来,既能够节省工钱,也能够养活这些难民了!孟德兄,多亏了你的主意啊!能拯救万千百姓。”

    “殿下,又笑话在下了。”曹操举起酒杯一饮而下。

    时候二人便在殿内饮酒交谈,互相交流学识,好不惬意。

    待到入夜了,曹操这才起身告辞离去。

    通过这次交谈,刘辩也更加深入了解了这位历史上的魏武帝。

    当真是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也,可为天下少有的英雄。

    只是这样一位英雄,若是真正感受到匡扶大汉无望之际,便会化身乱世枭雄,自己做那个结束乱世的人!

    刘辩顿时觉得有些庆幸。

    幸好自己提前结识到了曹操这样的人杰。

    这等人杰自然不是用来内斗的,而是用来对外扩张的。

    刘辩的心中早就有了一个大致的框架。

    等黄巾之乱结束后,自己就先抱着“攘外必先安内”的原则,将国内的经济和农业等产业都发展起来。

    待到时机成熟的时候,就直接让曹操这等枭雄之士组建远征军,到时候凭借这位历史上的魏武帝,说不准能够将大汉的疆域国土再次扩大个几倍。

    不过这些都说远了,说近些,还是要将眼下的黄巾之乱平定下去,方才有资格谈以后。

    接下来的三日时光中。

    刘辩先是将“以工代赈”的想法落到实处,起码让来洛阳的难民有口饭吃,不至于饿死达到吃人的地步。

    紧接着便是熟悉自己的北军五校了。

    此前,他不过是个小小的校尉,只有权力统帅屯骑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