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林泉镇有一个叫孙自成的男子,他为人忠厚老实,勤劳肯干,十八岁的时候娶妻王氏,后来王氏因病离世,他与几岁的儿子孙东升相依为命。

    一次,孙自成去山上砍柴,不小心滑下山崖,就落下了残疾,走路一瘸一拐的,从此干不了重活,只能给财主家看守鱼塘,鱼塘旁边搭建了两间木头房里,孙自成父子就住在这里,白日割草,拌料喂鱼,晚上每隔两个时辰在鱼塘周围巡逻一次,防止有人来偷鱼。

    一日三更,孙自成提着灯笼在鱼塘周围转悠,忽然就听到噗通一声巨响,好像是有什么东西掉进了鱼塘里,他赶紧朝生音的地方走去,就看见有一个女子跳进了鱼塘里,水已经没过她的胸口。

    孙自成吓坏了,他没有多想就跳了进去,幸亏池塘里的水不深,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女子弄到岸上。

    女子浑身湿透,衣服贴在身上,把她玲珑的曲线勾勒的一览无余,孙自成没有时间品味,赶紧抱来一捆柴火,给女子烤衣服。

    女子坐在地上,双臂抱住膝盖,把头埋进臂弯里不停的哭泣,女子哭了一个时辰之后才停住,孙自成就问她为何做傻事。

    女子哭着说道:“我如今这个样子,没脸活在这个世上了……”

    原来女子叫李玉兰,十八岁,是一个朴实的农家女子,就在几天前,她去山坡上放羊的时候,被无赖王三玷污了。

    李玉兰的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夫,他们也不敢去报官,只能把这事忍了下来,村里人知道李玉兰被人玷污之后,都对她指指点点的,她父母也抬不起头来,李玉兰实在受不了哪些风言风语,半夜就从家里跑了出来,想要一指了之。

    孙自成说道:“你怎么这么傻呢?你死了你父母怎么办?他们会很伤心的。”

    李玉兰说道:“我为父母丢脸了,我死了,父母也可以抬起头来做人了……”

    孙自成非常同情李玉兰,就劝说她要想开些,并要把她送回家去,可李玉兰就是不愿意回去,没办法,孙自成只能暂且让他住在木屋子里,把床让给她睡,孙自成睡在地上。

    李玉兰一个年轻女子,长期住在这里也不是事,村里人知道了还会说闲话的,孙自成就竭力的劝说李玉兰回家去。

    李玉兰跪在孙自成面前哭道:“孙大哥,你救了我的命,是我的大恩人,我要留下来照顾你一辈子……”

    孙自成说道:“你一个大姑娘,我是怕对你的名誉不好……”

    “我都这样了,还有什么名誉好不好的?你要是不嫌弃我,我愿意嫁给你为妻,这样就不会有人说什么了!”

    孙自成看着清秀可人的李玉兰,小心脏也是狂跳不止,可他又觉得自己配不上李玉兰,说道:“我的腿脚不便,恐怕给不了你好生活!”

    李玉兰说道:“孙大哥,你心地善良,这就足够的,我不要求其他的……你要是嫌弃我不干净,那我也不勉强!”

    孙自成赶紧说道:“我这个样子,你不嫌弃我就不错了,我怎么会嫌弃你呢……”二人互诉衷肠,情到深处就做了夫妻。

    一日,孙自成去山坡上割草,李玉兰一人正在木屋子里做鞋袜,突然就有一个男子走进屋里,他满脸yín笑的说道:“小娘子,终于让我找到你了。”他说着就扑向李玉兰。

    这个男子正是玷污李玉兰的无赖王三,李玉兰拼命的挣扎,可她根本不是王三的对手,孙东升一看赶紧跑出了木屋子。

    很快,孙自成就回来了,看到屋里的一幕也是气的不行,抄起一根棍子就朝王三打去。

    王三吃痛就放开了李玉兰,回头看到孙自成就恼羞成怒,他一把夺过他手里的棍子,对着他的头就是一阵狂风暴雨的毒打。

    孙自成的头被打烂,鲜血直流,很快就倒在地上不省人事,李玉兰吓坏了,扑在孙自成身上痛哭不止。

    王三把孙自成打死了,村长就派人去县衙报了官,捕头赶来就把王三抓了起来,数罪并罚,被判处死刑。

    李玉兰想到是自己害死了孙自成,她也是心如刀割,孙自成对她有恩,他下定决心要把孙自成的儿子孙东升养大成人。

    孙自成不在了,鱼塘边的木房子也不能住了,李玉兰就带着孙东升住进了孙家的老房子里。

    李玉兰在山上开了几亩荒地,每天天不亮就下地干活,日上三竿的时候回来给孙东升做饭,吃完早饭又上山砍柴,然后背到集市上去卖,一天到晚累的是腰酸背痛。

    孙东升已经七岁了,他非常懂事,看着李玉兰辛苦劳作他就学着做饭,洗衣,打扫卫生,还下地拔草,这让李玉兰很欣慰。

    没有父母的孩子多可怜呀,李玉兰就不忍心让他干活,孙东升就趁着李玉兰不在家的时候偷偷去山上拾柴火,还到地里拔草,去河边洗衣。

    这日,李玉兰卖柴火回来,她没有见到孙东升,那一盆子脏衣服却不见了,李玉兰就朝河边跑去,看见孙东升正在水里拼命的挣扎。

    李玉兰吓坏了,二话不说就跳进了河里,把孙东升拉了进来,孙东升吓得哇哇大哭,说道:“晚娘,我想帮你洗衣服……”

    李玉兰看着孩子心疼的不行,就一把把他搂在怀里,说道:“好孩子,晚娘知道你心疼晚娘,帮助晚娘做事,可你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晚娘怎么活呀……我也没法向你爹爹交代呀……”

    李玉兰虽是一个普通的村姑,但她也知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道理,她决定把孙东升送到学堂读书。

    孙东升说道:“晚娘,我不读书,我要在家里帮助晚娘干活!”

    李玉兰说道:“傻孩子,只有读书才能过上好日子,以后你出人头地了,晚娘也跟着你享福!”

    次日,李玉兰就拿着攒下的几个铜板,带着孙东升去了镇子上的学堂,因为镇子距离她住的地方远,李玉兰就让他住在了学堂里。

    每隔几日,李玉兰就会拿着一些饼子去看望孙东升,孙东升看着李玉兰消瘦的身体,蜡黄的脸,鼻子一酸就流下了眼泪,说道:“晚娘,你为儿子吃了这么多苦,儿子不忍心呀,儿子想早日为您分担……”

    李玉兰说道:“你要是心疼晚娘,就要好好读书,其他的事你不要操心!你把书读好了,晚娘脸上也有光啊!”孙东升理解李玉兰的苦心,他就发奋读书,十岁就能写会画了。

    后来孙东升就不愿去学堂读书了,他要在家里自学,为了帮助李玉兰减轻负担,他白天干活,晚上挑灯夜读,但李玉兰不允许他这样,只让他在家里安心读书。

    孙东升不想惹她生气,只能听她的,在家里一心只读圣贤书。一日,孙东升正在家里读书,突然就有一个女子跑到家里叫他,说李玉兰砍柴时晕倒了。

    孙东升一听吓坏了,赶紧跟着女子来到山上,把李玉兰背到了医馆里,郎中把脉之后说道:“没有什么大病,回家好好歇歇,吃些好的就没事了!”

    孙东升把李玉兰背回家去,就让她躺在床上,每日给她端吃端喝,为了给她增加营养,孙东升就去山上掏鸟蛋,捉野兔子。

    李玉兰见自己耽误孙东升读书,她躺在床上心中着急,想要起来却感到一阵眩晕,只能再次躺下。

    她刚躺下,就有一个女子就来到李玉兰家里,这个女子就是那天来给孙东升捎信的女子,名叫美莲,美莲说道:“大娘,我来看看你!”

    李玉兰拉住美莲的手说道:“那天多亏了你……可我这个样子还要连累东升,真不如死了呢!”

    美莲说道:“大娘,你是一个好人,你以后还有大福气呢?你可千万别这么说!”

    二人正在说话时,孙东升就回来了,他并没有捉到兔子,只掏了几个鸟蛋,他给美莲打了声招呼就去了灶房。

    李玉兰说道:“我这一病为难东升了,每天伺候我,书也读不成了,我心里着急呀!”

    美莲说道:“大娘,你好好歇着,不要着急,我过去看看!”美莲说着就去了灶房,孙东升正在做饭,美莲见他笨手笨脚的样子,就说道:“东升哥,我来做!”

    孙东升说道:“那就麻烦你了!”孙东升烧火,美莲掌锅,不一会儿,一碗蛋花汤就做好了。

    李玉兰看着美莲说道:“美莲姑娘,太麻烦你了!”

    美莲说道:“东升哥一个读书人,做这些也是难为他了,大娘,以后我来给你做饭,让东升哥好好读书!”

    其实,这美莲也是个苦命的姑娘,从小失去父母,她是在叔叔家里长大的,叔叔婶子就把她当丫鬟使用,什么活都让她干。

    她叔婶都是势力小人,肯定不会允许美莲来帮忙的,李玉兰怕给她惹麻烦,就说道:“美莲姑娘,不麻烦你了,我这身体也没有什么大碍,很快就好了!”

    美莲临走的时候,孙东升把她送出门,美莲说道:“东升哥,我会抽空来看大娘的,你赶紧回去吧!”

    美莲回到家里,她婶子刘氏的脸就拉得很长,说道:“你去哪里了?”

    美莲没有说话,就进了自己的房间,刘氏一看就骂道:“真不要脸,一个大姑娘家居然要倒贴,我真替你害臊!”

    美莲在房里并不吱声,刘氏就像是一拳打在棉花上一样无力,气的她就用脚去踹门,美莲的叔叔朱老能就把她拉到了房里。

    说道:“何必呢?把自己气出病来不划算!我想好了,把她嫁给咱村的王财主做小去,咱也可以得到一笔银子!”

    “我看见她就来气,赶紧把她嫁出去,要是做出伤风败俗的事情丢的可是你们老朱家的脸……”

    第二天,朱老能两口子就去了王财主家里,说要把美莲给王财主做小,王财主一听当然很高兴,表示愿意出二十两聘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