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宋朝时期,在常家湾有一个叫常大贵的男子,常大贵忠厚老实,没有什么大本事,农忙时候种地,农闲的时候就去城里打工,靠出苦力养活自己。

    常大贵五短身材,其貌不扬,村里的媒婆给他介绍了很多姑娘,人家都没有相中他的长相,所以三十多岁了还没有娶妻,常大贵就有些心灰意冷了,心想这辈子就要打光棍了。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日刘媒婆兴冲冲的来到常大贵家里,说道:“大贵呀,大喜事呀!”

    常大贵看着媒婆喜滋滋的样子,说道:“我能有什么喜事?你就别拿我开涮了!

    “韩家庄有一个叫韩雪莉的女子,那身条,那样貌长的真是没得说,是个男人都能看上,我看你孤身一人也挺可怜,就给你介绍介绍!”

    长相一般的女子都看不上常大贵,何况是漂亮女子呢?常大贵说道:“算了吧,谁会看上我呢?这辈子我就不打算娶妻了,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也挺好的!”

    “大贵,你这是什么话,错过这个村可没有这个店了……”媒婆阅人无数,知道常大贵的心思,就说道,“我知道你心里咋想的,你怕人家看不上你,人家韩雪梨根本不是以貌取人的女子,人家说了,只要能对人家好就成,长相好不好,有没有钱无所谓……”

    韩雪莉二十岁左右,一个月前刚生下一个女婴,这孩子一出生不哭反笑,所有人都说这孩子不吉利。

    就在孩子出生后没几天,孩子的就爷爷因病离世了,生老病死本来是自然规律,可婆家人都把这事与女婴联系在了一起,婆婆和丈夫容不下这母女俩,就一纸休书把她休了。

    韩雪梨想投靠娘家,哥嫂也说她们不吉利,就不让进门,她无家可归,只能带着女婴住在村子外面的破砖窑里,靠吃野菜度日……

    常大贵听了媒婆的话很同情韩雪梨的处境,他根本不相信孩子不吉利这种说法,于是就跟着媒婆来到砖窑里,把韩雪梨母女接回了家。

    韩雪梨跪在常大贵面前痛哭流涕,说道:“你就是我们母女的大恩人,我愿意一辈子伺候你,报答你的恩情,孩子长大让她好好孝顺你……”

    常大贵扶起她说道,“你快起来,既然你愿意,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了,说什么报答,要说报答,我还要感谢你不嫌弃我丑呢!”韩雪梨来到常家的当晚,二人就拜了天地做了夫妻。

    常大贵不但有了妻子,还得了一个女儿,妻子让他给孩子取个名字,常大贵就给女婴取名常在,寓意长长久久。

    韩雪梨非常感激常大贵不嫌弃她们母女,在家里什么活都干,做饭洗衣不在话下,把家里收拾的干净利索,常大贵回到家不但有热乎乎的饭菜,妻子还会给他洗脚按摩,暖被窝,他终于过上了老婆孩子热炕头的逍遥日子。

    原来一脸苦相的老光棍,如今却是笑口常开,人也没有那么丑了,好像一下子年轻了好几岁。一开始,大家都为常大贵担心,可眨眼几年过去了,人家不但没事,而且日子越过越好,常在不吉利的传言也不攻自破。

    常在已经四五岁了,她皮肤白嫩细腻,双眼皮,樱桃口,妥妥的一个小美人,她聪明伶俐,说话如大人一样,时常把父母逗得开怀大笑。

    常在不但聪明伶俐,心地还很善良,小小年纪就喜欢助人为乐,一日在村子里看见一个脏兮兮的小乞丐,一群孩子围着他嘲讽,常在就与那群孩子理论,那群孩子不依不饶,说她长大要给小乞丐做媳妇。

    常在不理他们,拉着小乞丐就回到了家里,把家里的白面饼子拿给小乞丐吃,小乞丐吃完饼子说道,“谢谢你,你是我见过最好的人!”

    常在说道:“我爹娘比我好,他们经常帮助人,我都是跟他们学的!”

    小乞丐说道:“那你们一家都是好人,我记住了,以后我要是有了本事,一定会回来报答你们的……”

    常在除了喜欢帮助别人,还非常的孝顺父母,帮助母亲烧火,扫地,父亲干活回来,她都会端来洗脸水,然后再倒一杯热水,夫妻二人看着如此懂事的女儿,脸上就会露出欣慰的笑容。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十几年弹指一挥间,常在已经长成一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她的相貌随了她母亲,可以说是闭花羞月,沉鱼落雁。

    再说常大贵的哥哥家有一个女儿,名叫常莹,她五官端正,伶牙俐齿,死蛤蟆也能说出尿来。

    常莹比常在大一岁,二人经常在一起做女红,一起上街赶集,一起采药拾柴火,二人不是亲姐妹但胜似亲姐妹。

    一日,二人去街上卖草药,一个白衣男子从他们身边经过,常在抬头的时候,正好与那男子四目相对,那男子生的剑眉星目,玉树临风,一看就不是普通人,男子火辣的目光把常在看得小脸通红,她赶紧移开了目光,害羞的低下了头。

    男子见她这样,就看着草药说道:”这草药很新鲜呀,给我来一些!”

    常在抬起头说道:“公子稍等,我给你拿草药!”她说着就用麻绳给男子绑了一小捆草药递了过去。

    常莹看见一个俊美男子,目光落在他脸上就移不开,她起身挡在了常在前面,柔声说道:“公子,这草药拿回去泡茶喝清热解毒,有益身体,若公子喜欢喝,以后还来……”男子礼貌性的微笑,放下几个铜板,就拿着草药走了。

    从那之后,常莹就很少去找常在,每天独自一人去集市上卖草药,恰巧韩雪梨病了,常在也没有时间去采草药,她要在家里照顾母亲。

    那个白衣男子又来过几次,买了常莹的草药,常莹有意无意的打听男子的情况,男子并没有明说,总是礼貌性的岔开话题。

    白衣男子一连来几次都没有见到常在,就忍不住向常莹打听,常莹说道:“这几日有人给她说媒,她在家里定亲事呢,定了亲事之后就成亲,以后不会来卖草药了!”

    男子听了眼里掠过一丝灰暗的光,拿着草药就离开了,常莹叫住他说道:“公子,我天天都来,你要是有需要就过来,我保证给你提供最新鲜的草药……”

    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那个白衣男子没有再来买草药,这让常莹很是失落。

    她提着篮子,垂头丧气的走回村子里,正好遇到满面春风的刘媒婆从常在家里走出来,常莹觉得好奇,就叫住了她,问她干什么。

    刘媒婆说道:“我能干什么?当然是牵线搭桥啊,你可别说,这常在就是不一般,确实是个有福人……”刘媒婆说着就要走。

    常莹却说道:“刘婆婆,你这话也不能说一半啊,不是吊人胃口吗?那常在怎么是有福人了?你说说看。”

    刘媒婆说道:“你呀,真是打破砂锅问到底,你与常在是好姐妹,我就告诉你,你也替她高兴高兴……”

    原来城里的大户周家公子周明理看上了常在,就请她来牵线,那周家公子是个读书人,不但长相英俊,而且博学多识,城里很多大家小姐都想与他喜结连理,可周公子却看不上那些娇小姐……”

    常莹听了心中嫉妒,嘴上却说道:“常在真是有福气,居然被大家公子看上!”她说完就扭头回家去了。

    她心情郁闷的回到家里,思来想去就是不舒服,于是就去找常在,说道:“听说刘媒婆来提亲了,还是一个富家公子?常在妹妹可真是有福之人啊!”

    常在说道:“我们小门小户的,哪里敢高攀啊?我明日就让爹爹去回绝了刘媒婆!”

    常莹听她这么说,赶紧就说道:“很多女子都想飞上枝头做凤凰,可自古以来婚姻大事都讲究门当户对,两家的实力要相当才行,尤其是女子,要是高攀男方,到时候会被婆家人压制,看不起的,那日子过得是苦不堪言,还不如嫁个门当户对的,只要夫妻恩爱,婆媳和睦,比什么都好!”

    常在很赞同常莹的说法,就说道:“你说的很对,我也是这么认为的,要是被人瞧不起,哪怕山珍海味也如同爵蜡!日子也不好过!”常莹听她这么说,心就放进来了肚子里,二人又探讨了一番就离开了。

    再说常大贵和韩雪梨心中很是纠结,他们想让女儿嫁个好人家,但又怕门户不相当,女儿去了会受委屈,夫妻二人商量到半夜,决定听听女儿的意见。

    次日,韩雪梨就问女儿愿不愿意周家的亲事,常在说道:“门不当户不对的,我觉得还是不妥,爹娘怎么看呢?”

    一家三口正在说着,刘媒婆就带着一个白衣男子来了,后面还跟着四五个小厮,个个手里都提着礼品。

    常在看见男子一下子就惊住了,原来他就是周家公子,于是就红着脸给媒婆和周明理倒了茶水。

    周明理含情脉脉地看着她,而常在却娇羞的不敢抬头,在一旁的常大贵夫妇都看在了眼里,韩雪梨就把女儿拉进里屋说道:“周公子看起来不错啊!你觉得呢?”

    常在含羞说道:“娘,一切由您和爹爹做主就是了,女儿听你们的……”韩雪梨已经知道女儿的心思,就与丈夫商量,同意了这门亲事。

    常莹听说常在居然同意的周家的亲事,而且那那个英俊的白衣少年就是周公子,她的心里是拔凉拔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