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郑开奇发现郭队对自己过于相信了。

    他有些琢磨不透。

    是楚老二的推崇?不至于啊。

    让他稍安勿躁,郭队点了一大桌子菜,还叫上了他剩余的几个队员。

    “他妈的,不让增员,不让私自组建势力,这警察当的,真他妈憋屈。”

    几杯酒下肚,他就开始骂。

    几个队员都司空见惯,吃完了就撤。

    就剩下两人时,郑开奇说道:“郭队,有那么困难么?我不是成了正式员工?您这边的耗损也挺大啊,只剩下这几个弟兄了。”

    “楚老二让你进来可是费了好大的劲,你不知道而已。”郭队趁着酒劲来了句,“我家老爷子说了,很有可能,上海最迟在明年春天会有大变故。”

    大变故?

    总不可能是日本人一夜间死翘翘了。

    那会是什么?

    “您父亲?”

    “嗨,在市政办公厅办差。”

    “哦。”

    郭队至少小四十了,他父亲最低也得小六十岁,这个岁数能在市办公厅上班,至少是中层以上干部。

    这就是郭队的后台资源。说起来比楚老二的硬的多。怪不得敢在办公室喝酒。

    “能有什么变动,跟咱们不让私自转正员工有关?”

    “我特酿的怎么知道?日本人那德行谁不知道?一件小事能让他们吹嘘的跟变天似的。

    无非是要彰显一件事情,上海现在姓日而已。”

    “您通透!”

    郑开奇捧着臭脚,心中思量。他没有郭队那么粗的线条,他在想,到底是什么事情会导致变天?

    “听楚队长说了,年轻人喜欢美女,下午我就找个美女陪着你。”

    德川少佐端坐在办公室,看着眼前那张照片,陷入了沉思。

    如果郑开奇在场,会觉得这照片眼熟的很。

    他在伪满洲经营多年,去年临危受命,来上海前,刚到伪满洲的浅川大佐跟他说过一件事情。

    浅川大佐同样在上海经营多年,手下总共有十三张牌。

    这十三人分在上海各地,各个行业,各种部门。

    他们是深深楔在上海本土的暗中力量。

    情报,信息,资源,渠道,他们提供着种种便利。

    浅川大佐戏称他们为:上海滩十三太保。

    德川少佐来时浅川大佐说过,这些人,非必要不联系,只在最关键时刻起大用。

    而且,每个人的联系方法和见面代号都不一样。

    除了这次照相时的碰头回忆,他们十三个人中间,互相不认识,不打听,不来往。

    就是为了一个周全。

    德川少佐来上海后,潜伏易容了那么长时间,除了熟悉这里的风土人情,更多的时间花费在与这十三人的接头与接续关系上。

    彼此没有真正见过面,通过信物的确认,地点的物品交接,达成了身份的确认。

    他给每个人准备了两根大黄鱼。他是不喜欢这种合作模式的,但浅川大佐说过,算是给他个面子。

    那就这样吧,他也不勉强。

    可是,从昨天起,他的好心情没了。

    继港口医院一役后,他遇到了又一个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