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上次说到唐小敖他们有点饿,来到一个酒店门口,酒店招牌叫做“嗟来之食”的小酒店。

    前面的多小鱼正在疑惑,进还是不进?

    唐小敖说:“嗟来之食,是出自于《礼记》中的一个故事。

    林燕儿说:“小敖哥,是个什么样的故事?”

    唐小敖说:“有一年,齐国闹大饥荒有一个富人在路边熬粥施舍,招呼饥民来吃饭,说:“嗟!来食!”时,就有个饥民,反对他这种做法,这个饥民就是因为不吃嗟来之食而饿死。”

    林燕儿说:“小敖哥,他那么饿,为什么不吃嗟来之食?倒底是怎么侮辱人的?这其中的具体原因是什么,很多世人不甚了解。”

    多小鱼也说:“对呀,我也不了解,只知道对人有侮辱性,不就是‘喂,来吃啊’,也没什么?”

    唐小敖说:“因为‘嗟,来食’有侮辱人的意思,嗟即喂,呼唤的意思,好多地方上特指就是呼唤猪的意思。”

    “好多地方喂猪时是常说‘啰啰啰,嗟嗟嗟’或‘噜噜噜,嗟嗟嗟’,意思是前面‘啰啰啰,噜噜噜’模仿猪吃食声音,后面‘嗟嗟嗟,猪来吃,猪赶紧吃’,所以用在人身上,表示把人当猪了,是对人的侮辱。”

    “这个饥饿的人有可能知道这种用法,所以有志气不吃而饿死。”

    多小鱼说:“那为何这个富人会这样说呢?”

    唐小敖说:“他以前说不定是个喂猪的,所以习惯了或者他以前也是饥民,也是被别人这样对待的,但他去吃了,所以在他发达的时候,也要把穷人当作猪,显示下他的傲气,不自觉的说了。”

    林燕儿说:“他要对我说,我当时就要打他。”

    唐小敖说:“虽然他有点傲慢,但实际上他还是有善举的,心根本上是善的。”

    他们在谈论的时候,就看到这个酒店外面也是非常的热闹。好多人骑着马到酒店门口停下来,去取食盒,取来之后马上飞奔而去,取不到的在门口等待。

    林燕儿一看这么多人吃,说进去看看,反正也饿了。

    他们一进这个小酒店看到有四五个客人正在吃饭。门口坐着2,3个等食盒的人,都年轻健壮,威风凛凛,系着黄色披风,披风上写着一个“甲”字,外面站着等的,披风有单色的上写着“戊”,杂色披风有写着“辛”字。

    这时店小二过来说:“客人来嗟嗟,看看嗟什么?”

    林燕儿一瞪眼:“你把我们当猪,小心我打你。”

    店小二用含糊不清的语音直摇头说:“没,没,此地一直这样。”

    林燕儿不让,抓住小二的胳膊说要打,小二求饶。

    只见一个穿着极为讲究的客人过来劝阻,这人不高不矮,身材匀称,风度翩翩。鼻子不算太长,如果不是长鼻子大嘴,这个浓眉大眼的人应该是个英俊的美男子。

    这个客人说:“这是此地的风俗,我们此地人听了很舒服,很享受,没有什么不妥,因为听到这样的呼唤,知道有饭吃,不会饿了。“

    “我们此地每家酒店都这样说,并不是酒店叫‘嗟来之食’就这样。”

    多小鱼对林燕儿低声说:“人家是猪,当然喜欢听了。我们不和他们计较。”

    听了多小鱼这么一说,林燕儿才放开店小二。

    能说完又回到桌边去吃饭

    他们吃饭,就是每个人都是跟前放一个长方形的食盒,这食盒还很深,里面的食物很多,够2,3个人的饭量,食盒旁边还有一个大碗,盛满了汤。

    他们吃的时候,把头扎进食盒内,把鼻子插进食物里,张开大嘴用舌头把食物扒到嘴里,一边吃一边哼哼唧唧的,大约是食物太美味了,口渴了,把嘴放大碗里“噜噜噜”的喝几口汤,太急把汤都洒桌上,吃饭抬头时,嘴角的饭也掉桌上。

    林燕儿看到后:“咦,这也太脏了,真是猪刨食,就差把前蹄也放进去。”

    林燕儿又尖声的叫着:“你看呀,他们这是吃什么食物啊?”

    每个人吃的食物差不多都是食盒,都是把食物加工切碎后,进行搅拌在一起,放点水搅拌匀,最后放大把的米糠放入,吸水,拌成形,不至于太稀,如稀则多放米糠。

    有的是米饭加碎鱼烂虾搅伴的。有的是米饭加各种肉搅拌的。有的是米饭加各种切碎的水果。还有是米饭加切碎的各种蔬菜搅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