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上回说到任真的父亲带领唐小敖他们去东边的远古森林去看看。

    因为那边是远古森林,所以仼真的父亲说就带他们到森林的边缘去看看,森林的深处太危险了,没有人到过森林的人深处。

    他们走了好长时间来到了森林的边缘,森林的外部边缘和其他地方差不多,也是鸟语花香,野鹿野羊到处可见。

    但是林燕儿指着其中一种羊说:“你看这个羊看着别的羊吃东西,它自己想吃没办法吃,它自己好像没有嘴巴一样。”

    大家一看,只看这羊像普通的羊一样,但是没有嘴巴,看别的羊在吃新鲜的青草,他这是呆呆的望着,眼眶湿汪汪的好像伤心流泪的样子,并且用一只后蹄使劲的蹬着地面发出“蹬蹬蹬”的声音。

    多小鱼忙问老者:“这是什么动物?”

    任真的父亲说:”这种动物我们这边常见到,它叫‘羊患’,和羊长的一样,但是没有嘴巴,看见别的羊吃东西,它没法吃东西,只能伤心的流眼泪和懊悔的用脚蹬着地,最多只能用鼻子去闻一闻青草和鲜嫩树皮的味道不能吃,只能忍着饥饿,但是他们也饿不死,但要忍着饿肚子的痛苦。”

    “这些动物传说是人们在世的时候铺张浪费,浪费食物,有的满桌的山珍海味,只吃几口就扔掉,也不给别人吃,或者是挑食好的,不吃差的,不爱吃的也扔掉,他们不知道,还有很多人因为没有吃的都饿死了,等他们死后,投胎转世的神仙让他们投胎成这种羊,只能看,不能吃东西,只能挨饿,看着别的羊,别的动物在吃东西,只有后悔,伤心和饥饿的折磨,让他们改过自新,以后再转世为人的时候就懂得节约。”

    林燕儿问:“那他们也真的饿不死吗?”

    仼真的父亲说:“他们没有嘴,没法吃东西,只用两个鼻孔去嗅树叶上的朝露和草地上的露水,这样可能吸取叶子和草上的露水的精华,能使他们就能活下去了,但要忍着饥饿的痛苦,为自己的上一世太浪费太奢侈,太不珍惜食物了赎罪,这样往往他们以后再转世为人的时候,都非常懂得节约。不浪费。”

    多小鱼若有所思的说:“我想到一首诗,就是告诉我们不要浪费食物,食物来之不易。”

    这就是: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这时林燕儿又接着说: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唐小敖说:“你们二位念的都是同一诗人李绅写的《悯农》诗,就是要珍惜粮食,要想到种着粮食的辛苦,他们的辛勤劳动却还吃不饱,所以不能浪费。”

    “孔圣人曾经说过,‘克勤克俭,开源节流,宁俭毋奢’,并把节俭作为道德修养之一,崇尚节俭,杜绝奢侈浪费,‘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俭也是一种品德。孔子非常喜欢他的弟子颜回,并说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赞扬颜回以苦为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