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

    时间稍微回调到早一点的时候,天河某栋公寓楼里,苏梨在拿报纸的时候,也收到了一封邮件。

    邮件稍微有点厚,署名是给口罩小姐……

    “邮件是坏人先生寄的?”毕竟只有他会称呼自己口罩小姐,“哼╭(╯^╰)╮,就算是送礼物,也是不可能原谅你的!”

    苏梨气鼓鼓地拆起了邮件,生气归生气,邮件当然还是要收,……糖吃了,糖衣拒收!

    “是一本书~”苏梨把书拿了出来,然后一张明信片掉在了地上。

    “咦?道歉信嘛?”苏梨捡了起来,上面写着:

    “口罩小姐,最近写了一本书,敬请品读!周数敬上~~”

    “坏人先生竟然出版了一本小说!”

    苏梨连忙翻开了小说,“坏人先生竟然成为了作家吗?《明朝那些事儿》,是写明朝的历史吗?坏归坏,但真是好厉害~”

    之前听说是作词作曲家,苏梨还没多少惊讶,但是作家的话,那可真是具有不得了的才能呢~

    作家和明星的地位,压根不能比啊~~~

    不过苏梨没看多久,只是看到了前面那段新奇有趣的简历,经纪人就上门催着工作了……

    她只好把书塞进包里,等着什么时候空闲再看。

    ……

    ……

    在平平淡淡的图书市场,《明朝那些事儿》犹如猛兽一样闯入,在这个一月掀起了一番属于历史类书籍的革命。

    不过文学圈子并没有因为一个新人的小说有什么反应,此时还没有人意识到这本新书将会创造什么不可思议的奇迹……

    每年都有数不胜数的新作者跳出来,但大多数发行第一本作品后,都翻不起任何波澜,就如一片枯萎的落叶,默默沉入水底。

    别说加印了,就连首批印刷出来的书能成功卖掉就谢天谢地了。

    这种人,文学圈子根本不会承认其作家的身份,一个真正的作家,最起码的要求也是在地方协会或杂志举办的有地区影响力的奖项中获奖。

    甚至毫无影响力的野鸡奖项也是不被认可的,只是自娱自乐而已。

    而即使第一本书的销量,能坚持下去成为职业作家的人也是寥寥无几。

    这个名为鲁某人的作者,可能也是万万千千扑街作者中的一个罢了。

    虽然获得过年度最佳短篇小说奖,但是短篇小说在文学圈子并没有多少份量。

    唯有《明朝那些事儿》的编辑罗荣和徒弟刘海,对这本书十分有信心。

    如果不是书的类型没有什么奖项可报,他都要积极跑上跑下运作奖项了。

    而周数这边,在还了家里的债务之后,钱包从鼓鼓的30万缩水了三分之二,钱果然不禁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