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关明珠儒雅大方,在二马路这边,独树一帜,仿佛就算天塌下来,都不会让她出现任何惊忙之色。

    “这边喝茶。”

    丹书铁券真假不论,她请我到旁边坐,然后在八仙桌对面坐下,沉着地烧水、洗杯、沏茶。

    玻璃窗外,逛街探店的人越来越多。

    很多人把双肩包抱在胸前,脸上眼中,满怀着一夜暴富的野望。

    “很有趣,丹书铁券,柴氏家族的宝物?”

    关明珠自言自语,嘴角带着浅浅的微笑。

    “你不要,我就换一家。”

    我也不急,古玩这一行,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就算一夜暴富,也是一杯一杯喝着茶,慢慢谈出来、磨出来的。

    “真的假的?你是大姐店铺的坐馆,带着假货满街走,传出去,好说不好听啊!”

    关明珠为我斟茶,双手食指上,各戴着一个古老的木戒指。

    关家财大气粗,有的是好东西。

    这一对木戒经过长期的把玩,已经深度包浆,变成了红褐色。

    上面的图案是左龙右虎,线条粗粝,犹如张旭狂草。

    “算了,那东西我收了。”

    关明珠放下茶壶,轻轻叹气。

    如果丹书铁券是假的,她看我的面子收下,那就太没意思了。

    “叶先生听戏吗?”

    我有点纳闷:“什么戏?”

    关明珠轻轻抚摸着戒指:“《铡美案》。”

    她按下遥控器,侧面博古架上,一台飞利浦音响的绿色指示灯亮起来。

    “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

    那是京剧《铡美案》,跟她手指上的龙头铡、虎头铡木戒指紧密相关。

    历史上,黑面包公刚正不阿,以一百贪官的铁门槛,铸造了龙头铡、虎头铡、狗头铡。

    铡刀所到之处,贪官闻风丧胆。

    现在,关明珠手指上戴着的就是龙头铡、虎头铡监斩官的权力之戒,其材质是降龙木和虎刺梅。

    “关小姐,你有了龙头铡、虎头铡,缺的是狗头铡?”

    关明珠笑了,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她认为丹书铁券是假的,照收不误,又播放京剧《铡美案》给我听,很明显是在点我。

    “柴氏一族拥有大宋皇帝亲手颁发的丹书铁券,也就是免死金牌,与包公冷血三铡刀是天敌。你想要丹书铁券,多少钱都要,对吧?”

    我猜透了关明珠的心思,她微笑不语,眼中露出赞许之色。

    “喝茶吧,这盒雨前龙井茶虽然比不过大姐那边的滇南红,但也是杭州的好朋友亲手制成——十八女儿红。”

    关明珠指向白瓷茶杯,十指纤纤,如同春葱。

    我捧起茶杯,轻轻喝了一口,忍不住赞叹:“好茶。”

    杭州正宗雨前龙井产量极低,整个西湖产区,每一季不超过二百公斤,而正宗的灵隐寺雨前茶,产量不超过三十五公斤。

    一方面,物以稀为贵。

    另一方面,雨前茶是西湖整个冬天孕育出来的精品,味道之醇,难以用语言表达。

    “官家一口醉,极品。”关明珠笑着解释。

    我知道,“官家一口醉”不仅仅“极品”,而且是神州“极品之冠”,采摘之后,仅仅供应给京城一品大员。

    关明珠能拿到“官家一口醉”,不可能是杭州直接来的,而是京城那边辗转来的。

    她说“友人亲制”,不过是谦逊之词,掩藏京城那边的关系而已。

    “关小姐,喝了这么好的茶,有什么能为你做的?”

    其实,不用她开口,我也明白她的意思——她要真正的丹书铁券。

    包公三铡刀是“杀”,丹书铁券是“止杀”。

    华夏古代《止经》的超级精髓,就是“止杀”。

    据我所知,京城某位一品大员追求“以止杀之道治世”,对丹书铁券情有独钟,搜寻经年,却一无所获。

    另外,某位军功赫赫的大员,却是主张“万世用重典”,追求“杀字立威、无杀不足以治世”。

    所以,京城古董圈子里的大佬,对于“三铡刀”和“丹书铁券”这两件“超级铁器”也开出了天价悬赏令。

    关明珠一笑:“叶先生,刚刚你的眼珠一分钟转了四十多次,是在猜我心里想什么对吧?”

    我摇摇头,再次望着窗外。

    “明人不说暗话,叶先生是扮猪吃老虎的高手。我要丹书铁券,假的,给你两方茶水钱,真的,给你——”

    她停下来,斟酌价格。

    真的丹书铁券价值连城,我心里已经替她给出了报价:“一千万。”

    “一千万。”

    如我所料,她给出的也是江湖公道价。

    我笑了笑,继续喝茶。

    “笑什么?价格不对?”

    她双手捧起茶壶,二次为我斟茶。

    饮茶之道,无穷无尽。

    皇家、官家、贵家、商家、民间、儒家、释家、道家……各有各的规矩。

    时至今日,对方采取哪种倒茶的手势,就代表了喝茶者在对方心目中的江湖地位。

    茶盘里共有两只茶杯,中间隔着一只白玉蟾茶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