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家里柳氏管钱,即便这段时间挣了不少钱,许是节俭惯了,从没想过多花费在吃食上。

    这段时间比较忙,沈云瑶没怎么想起来吃肉这回事,可现在想起来,忍这么久没吃肉,便再也忍不下去。

    乡下免费的肉可不就是河里的鱼,山里的野物。只是弄回家需要点工夫而已。

    这天,沈云瑶专门做了鱼竿,让大弟去钓条鱼回来。

    现在她不能亲自去弄点猎物回来,准备好工具,没准过段时间能用上。

    对她这小身板来说,拉弓费力,用连发小弩更轻松。

    在大弟钓鱼回来之前,她又用布剪出弩的零件。

    “姐,今天这鱼挺大的,能有两三斤重,钓了两条。”

    沈云浩提着装两条大草鱼水桶,一进院门便吆喝上了。

    沈云瑶一听大弟这话,眼睛噌一下亮了,一只胳膊撑起身子,喊道:“那这两条鱼一条清蒸,一条做鱼汤。鱼肚子掏干净,尤其是那层黑膜,要弄掉。不然会腥气。”

    “知道了,姐。”

    “小浩啊,你娘在家没?”

    一个三十多岁的瘦弱妇人站在院门口问在院里忙活的沈云浩。

    “娘,黄大娘来了。”他朝里面喊了声。

    柳氏正在厨房煮做雪糕的粥,听到后赶紧出来,“要拿今天的雪糕么?拿多少?”

    黄大娘刚迈进院子,后头又接着进来了六个人。

    黄大娘说道:“明天的雪糕不用做我那份了。昨天订的我都拿走。”

    其余几人也说不用做明天的,拿了今日份的。

    “这是怎么了?”柳氏觉得这些人的态度有些奇怪,不像之前那么热情。

    “现在不少人都在做雪糕,比你家的便宜。你也别嫌弃咱们不买你家的。谁不想多赚啊。”

    “是啊,前几天我问过你降不降价,你说成本在那摆着呢,降不了。”

    “我也问过。你家雪糕也就开始那阵卖得好。别家陆续出现,现在卖不动了。”

    “谁不想多赚点,可现在卖到最后总有那么十来根要化掉,只能便宜卖。每天少十几文,谁受得了。”

    几人七嘴八舌得嚷嚷了一番。

    柳氏知道她们的小心思,要么是真不想再买,要么就是一起来施压降价。

    实际上,她也发现这段时间不少人跟风学自家做雪糕,是时候考虑阿瑶说的卖凉面了。

    她面露苦涩,说:“成本在这摆着呢,是真不能降了。谢谢姐妹们顾念我家。既然这样,我家从明天开始也就不卖了。”

    黄大娘她们又劝了会儿,看柳氏心意坚决,也就不再劝,纷纷离开。

    “娘决定卖你说的凉面了。离咱们村三里地有个码头,镇上离村五里地。咱去哪边好?”等送走了人,柳氏坐到沈云瑶的床边说。

    沈云瑶以前没出过村,不知道这两地方的人流量怎么样,只好说:“先去码头试试,若是卖的不好,再去镇上。”

    柳氏说:“你说的对。那码头我以前去过,船挺多的,不少人在那儿歇脚。就是不知道还有没有地方摆摊子。下午我过去看看。”

    其实自家可以大批量做压面条机卖,或者直接卖干面条,但是,有没有市场不好说。

    沈云瑶想到这点,时代不同,市场不同,只有去试试水,才能知道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