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董宁携礼来到蔡府后,便被蔡府的仆人引着进入了府中。

    至于为什么不是蔡邕亲自前来。

    只能说,如果此时来的是董卓的话,蔡邕或许还会出门亲自迎接。

    不是说官职的问题,而是名望的问题。

    董卓在这个年代,名望其实是很高的。

    早年在西凉当游侠抗击异族,后来有了官职之后还是带兵抗击异族。

    虽说打黄巾的时候有那么一点点小瑕疵。

    但是后来董宁也问过老董,打了那么多年的异族都能赢,为什么打个黄巾贼还能输。

    董卓的原话就是,当时有个姓郭的孙子不听自己的话,我让他屯兵下曲阳东,他非得打西。

    而就以董大魔王的名望,都因蔡邕的名气大而招其入朝为官,可见这家伙在这个年的名望是真的大。

    一路跟着仆人走了一刻钟左右,董宁才来到了蔡府的正堂。

    “后生董宁,见过蔡公!”

    董宁拱了拱手,恭敬地说道。

    “嗯,倒是一表人才。”

    “坐吧。”

    蔡邕点了点头,随手朝着一旁伸手。

    见状,董宁快速的走到一旁坐下。

    跪坐当真是不容忍受啊!

    当坐下来那一刻,董宁突然觉还特么不如站着舒服。

    “不知董将军拜访所为何事?”

    蔡邕看向董宁,神色温和的问道。

    “久仰蔡公之名,特来拜访。”

    董宁一本正经的说道。

    他总不能上去就和人老头说,我看上你姑娘了吧。

    那也太失礼了,这不符合董宁的处世之道。

    他是一个很懂礼貌的好人,坚决要做汉末三国的道德标杆。

    “区区薄名而已,不知将军师从何人啊?”

    蔡邕摇头轻笑,随即好奇的问了一句。

    “紫云上人!”

    董宁对着蔡邕笑了笑,随口编了一个名字。

    闻言,蔡邕皱了皱眉。

    紫云上人这个名字,一听就是个道号。

    而他是儒家之人,对于道家虽说不是很抵触,但是也谈不上友好。

    要知道,自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道家对儒家恨得那是牙根都痒痒。

    因为武帝之前,汉朝可是讲究无为而治的。

    “没成想,董将军竟然师从道家一脉。”

    良久,蔡邕神色不复刚刚的友善,语气很是平淡的说道。

    “蔡公倒是误会了,我师傅那里不讲究道家、儒家什么的。”

    “只要是好的,有益的,都已被融为一家。”

    “正所谓,容百家之精华,补自家之鄙陋。”

    “任何一家学派,都有弊端,而取长补短,方可让每一家都可精进。”

    董宁笑着摇了摇头,解释道。

    “嗯,倒也有些道理,想必令师也是一个学识渊博之人。”

    蔡邕点了点头,对董宁的师傅也有了几分兴趣。

    “尊师一生游历名山大川,见识之广博、学识之渊博,晚辈难承其一二。”

    听到蔡邕果真跟着自己的话题来,董宁不禁松了口气,连忙接着往下引。

    “哦?”

    “人力有穷,就算一生都在奔波,恐怕也难以走遍这大好河山啊。”

    “老夫不才,北曾见过大漠风沙,向南抵达吴会之地,仅仅两次远行,便已耗去了大半光阴啊。”

    蔡邕隐晦的提醒董宁别吹牛逼,并用自己的经验来证明你确实是在吹牛逼。

    “蔡公可知腾云之法?”

    董宁四下一看,随后一脸神秘的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