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这,这是!”

    柴靖忍不住揉了揉眼睛,几乎怀疑自己是不是已经不在罗州地界了。

    可是,远处那条江,正是他极熟悉的营江,而山外之处,却似乎“不再是”营江的河滩了。

    他跟着韩东时顺着营江而下,歇歇走走,足足花了两个多时辰,猛然发现了一处热火朝天的营地!

    只见大量的工匠正在营江江边来回运送着木材大石,搬岩的搬岩打桩的打桩,数千人的营地以极高的效率“改造”着营江河滩。

    “大人,这些人是……”

    “他们都是由蓝田调拨而来的工匠,目的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在此处建起大量工坊。”

    “现在的阶段,最重要的就是建造房舍,等这些房舍建造完毕,后续工匠会持续前来罗州,其中最优先的就是铁匠,正好我们发现了一处大铁矿,正好自给自足,提高效率。”

    “只要这些工坊运作顺利,不仅足够北疆大军所用,还有更多铁器可以吸引大量商人前来,到时候罗州就能像蓝天一般繁华了。”

    这番话说得柴靖又是心潮澎湃又是无比震惊。

    他虽然把宝押在了韩东时身上,直接站出来与苏青等高官作对,可是他同样不认为韩东时的实力有多么雄厚。

    作为新任罗州刺史,他需要凭着自己官位的优势慢慢分化拉拢属下官吏,同时不断在百姓心中建立威信,如此才能借着百姓之力做些实事。

    论起来,现在主动投效的柴家算是韩东时在罗州真正能用得上的实力。

    他也知道,韩东时初来罗州那天,带了大量的工匠随行,可是他跟苏青等人一样,都没往心里去。

    等韩东时真正用得上那些工匠的时候,还不知猴年马月了。

    所有人都低估了这位刺史大人的魄力和能力!更低估了“区区”一个蓝田县所蕴含的实力!

    柴靖还没有把心中的震惊消化完,耳边又听到韩东时的介绍。

    “前来罗州之前,蓝田众文吏就已经做好规划,我们前期带来的工匠,最主要的就是窑匠,之后会有大量的铁匠和酿酒师前来。”

    柴靖听到这里,已经兴奋起来。

    铁器生意和贩酒生意,在蓝田已经证明是可以吸引大量商机的好买卖。

    罗州的地理位置,怎么都比蓝田好一些,等本地的工匠建起来,带来的商机自然也更大。

    现在他们柴家已经讨得刺史大人欢心,必能从中分一杯羹,而且近水楼台,分得到利益还不会太少。

    哪怕他们在开采矿藏上真的是白费力气,仅在这些生意中,就足以弥补回前期的巨大投入。

    另外,刺史大人不声不响就已经搞出这么大的阵仗,如此行事风格,很对柴靖的胃口,也必定能给罗州本土的官吏们极大的震撼。

    柴靖丝毫不再怀疑自己带领家族的押宝,必定能成为最后的赢家。

    “酿酒工坊前期的作物,自然全都由蓝田调来,反正也不远,后期的话,高产作物也在罗州大面积推广开来,足可应付。”

    “本来让我头疼的是大量铁器工坊需要的矿石如何解决,幸好天佑我罗州,能就近发现一处矿脉,此事关系重大,柴靖你可明白?”

    柴靖其实到现在,也不敢确认韩东时所指的那处山谷是否真的有铁矿和银矿,可是现在他的信心已经振奋起来,而且当着韩东时的面儿,自然不能说“心里话”。

    “小人明白,只有罗州本地铁矿开采顺利,我们才能保障铁器工坊所需,不但节省成本,而且还不需要倚仗仰人鼻息!”

    柴靖略略听闻,自家刺史大人在朝中的“人缘”不是太好。

    当然了,据说武将身边的几位国公爷都很看重大人,就连陛下也委以重任,可是朝廷之事,毕竟还是文臣说了算,大人毕竟还是要按朝廷官员体系升迁,建立功勋,即使现在手中有统兵权,也不是走武将那条路子的。

    像裴寂那些位高权重的大臣,肯定会暗中用些手段,阻挠罗州的发展,若是罗州各项产业能做到自给自足,也就不会给外人留什么破绽。

    柴靖当着韩东时的面儿,肃容作出保证:“矿脉开采也是我柴家到现在为止经营的最大的一笔生意,不但会移出大量银钱召集人手开矿,也绝对不会疏忽安全防范,不会让矿藏出现任何意外!”

    “不过在此事上,我柴家毕竟只是商人世家,还需要大人调派人手相助啊。”

    韩东时对柴靖的表态非常满意:“你放心好了,既然确实在罗州发现了矿脉,除了现在已经调来的一千余人,我还会加派战士前来的。”

    把蓝田苦训的数千火枪军调来守卫一处矿脉,虽然在韩东时看来完全值得,但一心沙场立功的海不言等人,多半心里是不乐意的。

    不过此事也好解决,本来他们现在还需要一定的训练,也没有到最适合杀上战场的时机,韩东时会让他们轮番驻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