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中郎将,切莫这般言语,让人误会。”错愕一瞬后,荀或很快反应过来,道:“中郎将是想问属下志在何方吧?”

    “不错。”吕布点头。

    “中郎将其实不必多问,大多饱读经书、心怀志向之人,其实信念都一样。”

    “哦?”

    “不错。”荀或便点头,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如此上安朝廷、下抚黎庶,青史留名,方不负一世白来。”

    吕布开始蹙眉思索,倒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

    荀或这番话,让他有茅塞顿开之感。尤其针对华歆那种有能力、有智商,品格还高尚的能臣,更有指点的意义。

    除高官厚禄外,更要用时间和真诚,还有相同的信念来慢慢感化。他们才会有成就感,发自内心地认同效劳。

    荀或见吕布不语,还以为对此并不认同,又开口道:“中郎将出身微寒,一路拼杀谋得这职位,可谓千辛万苦,甚至用‘九死一生’形容并不为过。”

    “然如今朝局不稳、江山板荡,黎庶有倒悬之危。”

    “中郎将亦出身这些黎庶之家,难道没想过借用一身的勇武力量,改变这个世间,为黎庶谋一片海清河晏?”

    “嗯?......”听到这里,吕布不由神色古怪:他这是在忽悠我?

    还是想忽悠我为黎庶开太平,做一个对汉室江山有用的人?

    我本来就是这样的人啊!

    随后又一想穿越过来,除却替老董坑了一笔钱外,的确还没干过啥对百姓黎庶有利的事儿。

    当然,烧骨瓷也是为了让雒阳黎庶百姓免除劫掠。但这事儿显然阴修的嘴很严,没跟荀或说。

    老董也一直没透露口风,荀或不知情便在情理之中。

    “不对啊......荀司马适才说,某为义父解决了燃眉之急,这又是指的什么?”吕布又想到这点,疑惑地看向荀或。

    荀或明显愣了一下,显然没想到吕布如此敏锐。

    沉吟片刻,便笑道:“中郎将身怀异才,短短时日内为太尉筹来大笔钱财,可用来笼络士卒、稳定军心,难道不是无意间解了太尉的燃眉之急?”

    果然,荀或已猜出自己没未老董搞来钱,董卓就会对雒阳黎庶动手吧。

    唯一不知道的,是此事乃自己提议并主导,还以为自己只是误打误撞、瞎猫碰上了死耗子。

    想到这里,他忍不住......先装出一副恍然大悟的神色:“荀司马是说这个啊,某还不知道,此事对义父居然那般重要。”

    揭过这茬儿,又是一副疑惑的模样:“至于司马说什么为黎庶谋海清河晏,某还并未想过此事。”

    “区区黎庶,也就用来耕田、募兵、纳赋、服役,如同大河砂砾、原上野草,又何须在意?”

    “至于什么妇人工匠商贾,又与某有几分关系?......我等凛凛大丈夫,生居天地间,只需逍遥快活便是!”

    荀或面色一沉,对吕布有些灰心失望。

    但随后,也不气馁。

    甚至还微微一笑:毕竟,这样的傻孩子好骗。

    “中郎将所言倒也不差,只是目光短浅了些......”荀或顿了顿,道:“中郎将适才也言,黎庶百姓可耕田、募兵、纳赋、服役。”

    “而中郎将麾下士卒所食所衣所用,乃至士卒本身就是黎庶百姓。”

    “若没这些黎庶百姓为中郎将效劳,麾下部曲立时成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中郎将逍遥快活又焉能长久?”

    “这?.......”吕布面色纠结,随即一拍桉几:“荀司马言之有理,某之前确不曾想到,多谢荀司马指点!”

    说着,起身向荀或行了一礼。

    荀或也赶紧回礼,微微一笑后,又道:“故而,中郎将日后但有新的发明,还当让利于民、惠泽百姓才是。”

    “如此黎庶百姓争相爱戴,中郎将哪怕遭遇困顿挫折,只需登高一呼,立时应者如云,自可立于不败之地。”

    “哎呀,文若一言,令某茅塞顿开。”吕布闻言欣喜不已:不是装的,是真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