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二天一早,柳月娥擦拭店里的桌椅板凳,靠着西墙根,摆放了两张新一点的桌子,仔细挑选板凳,每一条都扎扎实实,四条腿落在地上,纹丝不动。

    陈宝祥知道,柳月娥为了米饭铺,已经投入了全部心血。

    她就像洪水中的蚂蚁,而米饭铺就是乱世中的大树,只要紧紧抱着大树,就能活下去。

    上午十一点,老主顾三三两两地进店吃饭。

    毕恭带着六个人,也进店来,坐在柳月娥提前安排的桌子边。

    陈宝祥亲自动手,将把子肉、卤蛋、海带卷、四喜丸子、炸鸡蛋、端上来,又送上一盆米饭。

    这六个人全都戴着眼镜,穿着簇新的棉帽、棉袍和棉鞋。

    他们的外表虽然跟济南人没什么两样,但眼镜后面射出的目光,却无比冷漠。

    “他妈的日本鬼子下令,不准在大观园唱戏,说是要等日本戏班子演完之后再说。北平和沪上几个戏班子就等着在济南开箱演出,一直拖着,恨死个人了!”

    一个老主顾突然开口,拍着桌子骂人。

    “对啊,凭什么正月里不让开箱演戏?张长官、韩长官在的时候,也没有这么多狗屁规矩。咱是中国人,凭什么要看鬼子戏?”

    有人附和,也拍着桌子开骂。

    陈宝祥坐在柜台后面,提着毛笔算账,假装听不见。

    “这些狗日的小鬼子,哪看得懂咱们的京剧国粹?这些好玩意儿,是中国老祖宗留给咱的,他们根本就不配看!”

    老顾客们哄堂大笑,这样大骂几句,每个人心里就舒坦了。

    毕恭笑眯眯的,双手抄在袖子里,不停地点头。

    那六个日本人低头吃饭,一言不发。

    “陈老板,再给我添两个蛋——我今天就吃小日本的蛋,让他们断子绝孙,哈哈哈哈……”

    老顾客们说话不管不顾,柳月娥掀开门帘,去了后院躲避。

    陈宝祥心里连连叫苦,但也无可奈何。

    好不容易,毕恭带着六个人吃完饭离去,陈宝祥才放下心来。

    老顾客们也各自散去,店里重新安静下来。

    毕恭没有食言,每个日本人的饭碗下面,都压着一个大洋,作为饭钱和赏钱。

    柳月娥手脚麻利,收拾碗筷。

    “当家的,总算是过去了。咱就是平头老百姓,惹不起这个,惹不起那个,好好干活,凭力气挣钱吃饭,别想那么多了。”

    陈宝祥没吭声,老顾客们只是嘴上过瘾,却动不了日本鬼子一分一毫。

    指着他们抗日,十年八年下来,鬼子也死不了几个。

    叶天走到北屋,桌子上干干净净。

    他盼着“十二天官”再次来信,却完全失望了。

    陈宝祥觉得内心烦闷,拎起个食盒出门,一路向北,走到大明湖南岸。

    码头那边,几个日本人一边叽哩哇啦地大呼小叫,一边开船,驶向湖心岛。

    陈宝祥向地上啐了一口,却无可奈何。

    “等等等等等等等”——七个“等”字,仿佛七根木桩,把他钉住,不能有丝毫的轻举妄动。

    一旦失误,将会让陈家遭受灭顶之灾。

    他选了块石头坐下,看看食盒角落里还有些撒落的米饭粒,就抠下来,扔进水里喂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