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姜小燕的心理素质确实不怎么样,或者说这个时代学生的心理素质,普遍不怎么样。

    四十年后的高中生,那别说心理了,脸皮都练的差不多了。

    但这会儿的高中生,考试只是稍微遇到“意外”,心理状况就有明显的起伏。

    姜小燕就遇到了意外。

    从去年秋末直到现在的预考,她们这个八人小团体,已经按照李野的复习计划复习了大半年了,

    从刚开始的每天两三份卷子,到后来的四五份卷子,她们已经习惯了在题海中遨游,也习惯了某种“顺畅”的感觉。

    就是每套试卷前面的“送分题”和“简单题”,闭着眼睛就能做个差不离儿,到了卷子的第二页才开始凝神思考。

    但今天姜小燕刚拿到卷子,就发现卷子的第一部分,就有很多“拿不准”的情况。

    李野平时语文卷子出的本来就少,拼音题更少。

    因为姜小燕等人的方言口音太严重了,提高起来太过费劲,所以李野直接就绕道而行,免得牵涉太多的复习精力。

    高考的时候还不知道有个几分的拼音题,你们十年寒窗学下来,啊、我、鹅都能偏到姥姥家去,还在这上面死磕个毛啊?

    整个县二中,上课能说一口标准普通话的就俩,人家柯老师还尽量说英语。

    那乡下初中、高中你就琢磨去吧!

    就到了九十年代初期,东山省的很多初中还不具备完善的普通话教学环境呢!

    学生们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朗读课文,都是一嘴儿的乡音。

    就这基础,李野傻了才在拼音上费工夫。

    可李野能想通这些道理,姜小燕却想不通。

    她们今天早上,还信心满满,感觉自己能身怀利器大杀四方,结果刚开局就挨了一闷棍儿,瞬间就自我怀疑起来。

    这个题不太对。

    这个题可能不对。

    这个题......蒙蒙看?

    卷子的前面部分做完了,姜小燕的心思也乱了。

    语文一百分的题,这些复读生平时也就能得七八十分,这还是得分相对最高的一门课。

    那么错了的那二三十分,肯定是没把握呀!

    这就导致后面的那些题,她总觉得哪里做得不对,越做越没有信心。

    不过幸好的是,当监考老师说出“还剩最后三十分钟”的时候,姜小燕最后的作文已经到了收尾阶段,别管对不对的基本上都填上去了。

    等到语文考完了之后,那种绝世剑客阴沟里翻船的失落感,让姜小燕感觉自己都快虚脱了。

    “走吧!出去透透气。”

    李野敲了敲姜小燕的桌子,把她喊了出去。

    八人小团体很快聚在了一起。

    这时候的考生,好似不明白考后对题是大忌,七嘴八舌的开始对题、讨论。

    李野也没制止,让他们提前感受感受,权当正式高考前的心理训练了。

    结果这一讨论不要紧,好几个人的心情都不好了。

    又不是学霸,能不失分丢分吗?

    “李野你的普通话最好,你前面的拼音题答案是什么?”

    李野偷笑,决定加一把火,把正确答案都告诉了他们。

    结果胡曼等人一个个阴沉着脸,跟到了世界末日似的。

    七算八算,眼瞅着丢个十几分是肯定了,不确定的失分有多少还不知道呢!

    李野淡淡的持续打击:“你们都控分了吗?大约控了多少分?”

    “.........”

    所有人都不说话了,但是那脸都跟黑包公似的,超级难看。

    【控分?都快不及格了还控分?老大你玩我们是吧?】

    李大勇讪讪的道:“哥,我感觉六十分都够呛,就没控分。”

    众人齐齐点头,表示同感。

    平时学校测试、联考的时候,胡曼等人可以没有任何压力的控分,但真到了预考这种关乎命运的时刻,她们是非常纠结的。

    而现在这种情况之下,就别谈什么控分了。

    不过李大勇的话音落后,文乐渝却淡淡的道:“我大约有十五分的题没做。”

    好吧!

    暴击,你俩就尽管暴击我们吧!我们和你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李野看着低头不语的李大勇,笑着问:“大勇,是不是有些心慌?是不是有些气短?”

    李大勇摸了摸自己的胸脯,茫然的点了点头。

    “哥,咋办嘞?”

    “我教你们一个绝招。”

    李野一指县一中外面的街道,道:“出去,抱着那根电线杆子,

    别管别人怎么看你,自己对自己说......我是对的,我是最棒的,我就比你们强......重复二十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