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李向东设完了套,剩下的就是等待,端看小王和潘吉文钻不钻了。

    这次野地黄卖了三百五十块钱,他估计也是最后一次挣野地黄的钱了。

    心里还真有点不是滋味。

    李向东现在不太给严大伯买烟了,都是买排骨,买肉,买水果罐头,直接给他送家里去。

    买完了这些东西,李向东又转悠到兰姨那儿,“兰姨,我回来啦,您最近挺好的啊?”

    兰姨一笑,俩眼角淡淡的鱼尾纹就显出来了,“好着呢,就是好多天不见你,你干啥去了?”

    “我去东方市了,买了点东西。”

    “啥东西咱们惠川县没有,还值得你跑那么老远?就是没有,和你于叔说一声,让他给你进!”

    此于叔非彼于叔,这位是县供销社的社长。

    “哈哈哈,早知道我就麻烦我于叔了。”李向东打个哈哈,又去看水槽里的鱼,“最近这鱼还行?”

    “行!就是有一样,能不能多搞点黄鳝和泥鳅过来?石油厂那边职工提出来想吃这些!”兰姨提个要求。

    “成啊!今天晚上我就去挖黄鳝泥鳅,明儿一大早就给您送过来!”

    李向东打包票,“对了,兰姨,我嫂子怎么样,我再给您拿点团鱼啥的吗?”

    “团鱼算了,那东西吃多了腻得慌,要是有黑鱼给我来两条,炖汤喝。”

    兰姨也不扭捏,在她看来,这就是正常的人情往来。

    李向东又转了一大圈,把各个售货员的需求都记住了,一一答应,明天给送过来。

    正要走,突然小陈售货员跑进来说,自行车来啦!

    自行车?

    真是来得早不如来的巧啊!

    李向东马上跟着小陈去看自行车卸货。

    只见五六辆崭新的二八大杠从东风140上被卸了下来。

    路上就有人看见了卸自行车,不一会儿就在供销社门口排起了长龙,都是买自行车的!

    60、70年代,自行车已经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缝纫机、手表、自行车被列为三大件,成为一个家庭是否富裕的象征。

    当时还有“宁借媳妇,不借自行车”的玩笑,可见自行车在当时有多威风,让人看着都有多羡慕。

    现在好多人结婚,女方都要求三转一响三十二条腿,里面的第一转就是自行车!

    所以,就算是全家省吃俭用,也得买到一辆自行车!

    就跟现在结婚必须得买一套楼房一样。

    李向东一看这么多人,赶快挤过去找小陈,“小陈哥,可得给我留一辆自行车啊!”

    小陈眨眨眼,向后努努嘴,“你现在自己去挑,选个中意的!”

    “小陈哥你对我可真好!”

    李向东激动的一把抱住小陈,差点亲一口,不过他控制住了自己。

    不然,别人以为他取向与众不同呢!

    有人就是好办事儿啊!

    要不网上咋说,最讨厌的就是两件事儿,第一件,有人搞特权,第二件,搞特权的人不是我!

    李向东花了165块钱和一张自行车票,成功的购入了这辈子的第一个坐骑——飞鸽牌自行车。

    从此就告别11路啦!

    这一晃悠就到了下午四点多了。

    本来想去泉水村看望一下地主老太太,谈谈收购元青花瓷枕头的事儿,不过估算一下时间,应该是来不及了,还得回去挖泥鳅黄鳝呢!

    李向东左脚踩在脚蹬子上,右腿助力跑了几步,然后右腿从后边一片,潇洒的骑着车子回家啦!

    李向东进村的时候,正路过场院,一帮人正在把从地里运回来的小麦倒出来晾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