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杨总,我们已经在招标了,本月底全部搞完,准备开工开始勘探。”黄局长简单介绍了一下进度。

    “我有个想法,不管多少公司中标,我希望他们能在同一天完工,如果是阴天,请气象部门驱一下云,然后我们在夜里关一小时路灯,工地上灯打到最亮,我安排光学卫星从天上拍摄全局影像,这何尝不是一种奇观呢?”

    ‘你这是建奇观上瘾了啊!’在场众人心里忍不住吐槽。

    “大家是不是觉得我天天奇观奇观的,有点魔怔了?”现场冷了一会,杨帆猜测大家在吐槽他...

    “啊,不是不是。杨总,你这个爱好,特别符合你神豪的身份,哈哈哈哈!我在想怎么安排这个事情,这需要多部门协作啊,另外卫星从哪来?”

    “这些桥建一建,半年要的吧?”

    “搞不完,根本搞不完,杨总,起码一年半,没那么快的。”

    “what’sup?全款我都付了,一年还搞不好?要一年半这么久?(??_??),有个玩笑不是说土建工作只要钱管够,隔天就能验收吗?想想办法啊黄局长。你看我的汽车公司的工地,100平方公里的地皮,估计半年多点就能搞好,这一百几十座桥,同时开工,能要一年半这么久?”

    “老黄,你这个进度真的不行,加把劲,明年这个时候得完工,群众通行之苦,我们要尽快解决啊。”顾书记出来圆场。

    “顾书记、杨总,不是我偷懒啊,我就实话实说,我们做项目,不仅仅是搞项目,还有安排就业、工程安全等等考量,没法像杨总你的私企那么灵活的啊。一年半是挺激进的估计了,两年都可能。”黄局长摊开说了。

    “你这样,你本来5000人两年的就业,你上1万人,搞一年,这最终的效果是一样的,对不对?至于说安全,这都是成熟的技术了,只要不偷工减料,还能出什么问题?”这老黄,顾书记带着心累。

    ...

    最终讨论完,黄局长承诺一年建好,这就差不多了。这边杨帆发散思维,准备买点卫星,以后高端车直接上光学卫星实时导航。最不济堵车的时候可以让车主看一看卫星图像,知道前面到底为什么堵了,完美的计划!

    正好如今航天产业已经对民营企业开放了(当然也暂时没有资本去搞民营航天),安排了钱助理去成立航天公司,钱助理乐呵地去干活了,最近应聘成为杨帆的助理已经是一条捷径了,吸引了很多升不上去的公司副总等人员过来应聘,因为杨总总会有各种新点子冒出来,之后就会开个新公司,然后助理就可以一跃成为一方诸侯了,工资高,待遇好,爽!

    有dio大的老爷们可能会问了,这随便拉点人就成立一个新企业,靠不靠谱的?本质上来说啊,所谓的顶尖人才,一般来说就是降本增效方面的能力优于普通人,这是资本喜欢的人才,拿过来就可以用。

    但是杨帆这边的公司,无所谓成本不成本的,每年亏个几十亿、几百亿又何妨?这么多钱砸下去,但凡不笨的,肯定都能成才了!自己培养起来的人才,那才有凝聚力嘛!并且砸出去的钱,活跃了市场经济,成不成的也没所谓,不能说是浪费〈(^.^)ノ

    差不多到了该去胡建迎亲的时候了,给潘晓琳的伊尔76已经就绪,除了尾部的钛合金逃生舱还需要一些时间,其余都弄好了,杨帆收拾行李,准备出发。

    “老公,我也想去胡建看看...”李容容正帮忙收拾着杨帆的行李,突然丢下手里的衣物,拉着杨帆的胳膊,想跟着一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