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陛下,师父说现在进攻突厥有几个难处。”

    “第一,我大唐军队最近两年频繁征战,战士们已经士气低落了。需要尽快休养生息,否则可能出现厌战的情绪。”

    “第二,北方各族虽然小有矛盾,但还没有到分崩离析的程度,如果我们进攻,可能促使他们再次聚拢到一起。那么我们损失会很大。”

    “第三,国库空虚。冬日作战,军械,粮草,战衣等等消耗太大,一旦战事时间太长,大唐会被拖垮。”

    “第四,白灾之后草原的疫病,虫害都不得不防。”

    “所以,师父知道郑大人回京后,第一时间派人传信给草民,让草民务必劝阻陛下。”

    薛礼一通话,让李世民陷入了沉思。郑元寿也盘算有多少可行性。

    过了一会儿,李世民突然抬头,看着薛礼问道:“逍遥还带什么话了吗?”

    薛礼一听,暗暗点头,一是佩服师父的料事如神,二是佩服李世民对于劝谏的理智。

    “回陛下,师父说攘外必先安内。陛下登基时间尚短,四方不稳。”

    “嗯?”李世民听完,心中一突。探究的眼神看向薛礼。

    “逍遥是不是知道什么消息?”

    “这……草民不知。陛下可以令不良人查探一番。”

    “郑爱卿,你先回去休息,突厥之事明日早朝再议。”

    “是,陛下,臣告退。”郑元寿已经从刚刚的震惊中回过神。

    看着郑元寿离开,薛礼也站起身道:“陛下,草民也告退了。”

    李世民见薛礼要走,站起身道:“仁贵,还记得上次在逍遥山庄朕对你说的话吗?”

    “呃,陛下,臣都记着,只是不知是哪句?”薛礼挠头道。

    “朕曾问你可愿从军?你对朕说过完年可入伍!”李世民记得清清楚楚。

    当然,薛礼也记得清清楚楚。这也是曾经逍遥对他说过的,贞观元年过了十六岁,从军入伍,建功立业。

    “回陛下,草民当然记得。”

    “哈哈,那仁贵何时能来?”李世民高兴的问道。

    “陛下,七日后。草民率一千逍遥卫前来。”

    “好,朕就在长安等你们到来。”

    翌日,早朝。

    郑元寿已经将突厥之事再次讲了一下。长孙无忌等人觉得是个好机会。

    “陛下,臣觉得此事可行,突厥内乱已生,颉利可汗正在养病之中,如此良机,我们或可一战而定。”长孙无忌朗声说道。

    程咬金,尉迟恭,秦琼,包括平时不怎么吱声的张亮和侯君集都支持长孙无忌的提议。

    郑元寿昨天回去已经通盘考虑了薛礼的话,发现特别的贴切。以目前国力,再打一仗,大唐可能就直接被拖垮了。

    到时候可能国内民不聊生,为了活下去可能各地都会有人揭竿而起。

    然后周边异族像闻到鲜血的蚂蝗一样蜂拥而至。

    所以,他没有作声,毕竟他知道鸿胪寺卿还暂时轮不到他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