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东宫太后听了西宫太后的话,觉得事态很严重,甚至说,八位顾命大臣在某种程度上对他们构成了威胁,她们必须得采取措施,不然就成了别人砧板上的鱼肉了。

    可是东太后一向对政治不敏感,不感兴趣,她也想不出好主意,只能依靠西太后。

    “妹妹,既然我们现在是别人砧板上的鱼肉,我们就主动出击吧。你拿主意好了。”

    在大是大非面前,两宫太后还是联起手来一致对外了,共同对付八位顾命大臣。

    其实,西太后心中早有了谱,这事不好说出来,要等东太后让她说出来才合适,不然显得她有抢班夺权的嫌疑。

    现在既然东宫太后发话了,让她出主意,想办法,她就不客气了。

    “姐姐,你我都是女流之辈,一天闷在宫里面,对宫外面的事情知之甚少,再加上我们又不谙熟宫廷争斗,你我两个人是无法与他们争斗的,也是斗不过他们的。我们必须得找一个熟悉朝政的人,参与到我们两个人中来,帮助我们出谋划策,我们才能和他们分庭抗衡。”

    “依妹妹之见,我们应该找谁来帮助我们?”

    “依我之见。我们应该请京城里的恭亲王六王爷奕?前来帮助我们,和我们共商大计。姐姐你想,恭亲王六王爷奕?是皇帝的亲弟弟,又是新皇帝载淳的亲皇叔,他胳膊肘能往外拐吗,当然是不可能的。打断骨头还连着劲呢。他是不会和肃顺等人同流合污的。”

    西太后的话,东太后觉得非常在理。她也认为老六最可靠,老六向来和两位嫂嫂关系融洽,最能支持他们,他为人聪明,鬼点子多。

    东太后同意了西太后的想法。

    “妹妹,你这步棋走得对。老六靠得住,他不是庸俗之辈,他能看清目前的形势的,只是我们怎样才能联系到他呢?”

    “姐姐,这你就糊涂了,我们可以给恭亲王奕?发谕旨。”

    “可是,昨天八位顾命大臣已经给老六发谕旨了,不让他前来奔丧,如果老六来了,不就是违抗圣旨了吗?”

    “姐姐,你真是一时明白,一时糊涂。我们可以暗中派人去给恭亲王再发一道圣旨。他们的圣旨是昨天发出的,还得几天才能到达京城。我们派一密使,快马加鞭,赶在他们的前面,把我们的圣旨提前送到恭亲王手里。让恭亲王奕?立刻动身,赶赴承德奔丧,不得有误。”

    东太后听了西太后的话,说:“事到如今,只好如此行事了。”

    东太后没有想到,咸丰皇帝尸骨未寒,宫廷内部就开始为了争权夺利,展开了暗流涌动的斗争,就有人对她们孤儿寡母开涮。幸亏西天后是个女强人,能够把握住时局,及时掌握了八位顾命大臣的动态。

    事不宜迟,立即草拟圣旨。

    两宫太后说干就干,令太监拿来笔墨,开始草拟圣旨。

    东宫太后平日里养尊处优,好长时间没有握笔写字了,有点生疏,只好让西太后草拟圣旨。

    西太后也不推辞,当下挥毫泼墨,拟好了懿旨。

    东西两位皇太后拿出各自的大印,在圣旨上盖上了她们的大印。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现在问题来了,圣旨拟好了,派谁去送呢?

    正在两宫太后焦急万分之际,西宫太后想到了自己忠实的走狗安德海,就让安德海送去,他最可靠,再没有比安德海更合适的人选了。

    因为送信之人,必须是两宫太后的心腹,不能出现半点纰漏。如果别人知道,就会前功尽弃了,还会惹来许多麻烦事,甚至会引起内讧,出现流血事件的。

    但是,怎样让安德海顺利地出了承德避暑山庄。

    肃顺等人早已把各个路口封锁了,不允许后宫的太监、宫女出宫。他们把这些人盯得死死的,不会让一个人漏网的,走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