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八位顾命大臣召开紧急会议,讨论研究何日奉梓宫回京。最后通过酝酿,定于九月二十三日动身启銮回京。

    由于后宫太监、宫女随行人员较多,一路队伍进京比较缓慢,为了赶时间,再加上小皇上需要尽快进京治愈,只好人马分两路进京。

    一路大队人马,由肃顺等人领队,护送咸丰皇帝的梓宫,从大道回京。

    一路由载垣、端华、醇郡王等人领队,护送小皇上,两宫皇太后,嫔妃等人抄下路回京。

    让小皇上和两宫皇太后抄小路回京,原因是走小路花得时间比走大道少,便于小皇上尽快赶回京城治愈病情,减少小皇上和两宫皇太后的路途疲劳。

    东太后见肃顺安排得这样周详细致,很是感激肃顺,觉得他们在紧要关头处,还是关心她们的,便欣然同意了肃顺等顾命大臣的安排。

    可是西太后却不这样认为,她总觉得这样的安排好像有点怪怪的,好像肃顺还有什么不可告人的阴谋。

    不过西太后是看破没有说破。

    离动身奉梓宫回京没有几天时间了,热河行宫里到处忙忙碌碌。太监宫女们开始捆绑行李,离开家的时间很长了,他们也想家了,想回京城了。那里才是他们永久的家,那里才有他们的根。

    他们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时刻准备着启程回京的那一天。

    可是肃顺等八位顾命大臣却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整天坐卧不安,心绪不定,食不甘味。

    离启程回京的日子越近,肃顺等人越感觉到形势严峻。

    他们回京后,就不可能像在热河承德这里了,可以一言九鼎,独揽大权,说一不二。

    到了京城,两宫皇太后一定会和恭亲王六王爷联手,对抗他们八位顾命大臣。到时候,他们的处境好不到哪里去。就别说控制他们,对他们指手画脚了。控制不住他们的日子为时不远了。他们的好日子也没有几天了。

    肃顺等人聚在一起,商议说:“西太后在承德避暑山庄都如此嚣张猖狂,到了京城,她和恭亲王六鬼子联手后,还能把我们八位顾命大臣放在眼里,会不吃了我们。”

    这些人集合在一起,你一言我一句,商量起对付西太后的对策了。

    最后,端华的一句话,几乎吓破了所有人的胆:“我看,还不如‘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把她给作了算了,一绝祸患,免得以后后患无穷。”

    载垣有点担心,他小心翼翼地,悄声问道:“这等叛逆之事,要杀头的,还要株连九族,行吗?”

    肃顺到底是久经沙场的老将,他斩钉截铁地说:“西太后这个婆娘心狠手辣,我们不做了她,她就会作了我们。与其这样,还不如来个鱼死网破,看谁的手腕高明,最后鹿死谁手,谁就是赢家。”

    其他大臣沉默不语。

    肃顺说:“此等事情,只有天知、地知,我们八个人知,绝不能再让其他任何一个人知道。”

    八位顾命大臣一起点了点头,表示同意肃顺的建议。

    然后他们又密谋了具体的实施计划,才分散离去。

    咸丰十一年九月二十三日,秋风萧瑟,黄叶飘零,承德避暑山庄人声鼎,人头攒动,大家都准备着启銮回京。

    小皇帝刚吃过早饭,敬事房的总管就前来请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