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印刷的速度很快,到最后,两人已经彻底上手,可吴老板送过来的纸已经用完。

    老爷子放下手中最后一张纸,将手擦干净后,坐在门口点燃了一根烟。

    “老三媳妇,你这印的是啥?”

    老爷子知道,只要是能印在纸上的东西,定然是了不得。

    只是不知道她又在搞什么花样。

    “爹,这印的是话本。”

    顾盼儿简短解释了一句。

    李老爷子也没有多问,毕竟还有外人在。

    晚饭是在顾家吃的。

    顾盼儿炒了一大盘红烧肉,一大碗萝卜汤,还炒了一盘野菜干。

    最后配上蒸好的白米饭。

    就是这种普通的家常菜,却让几人不敢动筷。

    李老爷子看着这一大盘红烧肉,心里直呼这顾氏是个不会持家的。

    顾盼儿见状,只道:“爹,你们快吃吧,这天黑的早,等会儿还要赶回去呢!”

    几人一开始还吃的讲究,可到了后面就开始加快速度。

    这猪肉就是香!

    顾氏也不知怎么做的,就是比家里做的好吃。

    等三人吃过饭都离开后。

    顾盼儿将今日印好且晾干的纸张收好,并分成册子。

    这印刷的事情搞定了,但是这纸张却拉高了成本。

    原来,他们商量好的笔墨竹简的成本在十文左右。

    没想到顾盼儿却临时将竹简换成了纸张。

    纸张的价格是竹简的三倍还多,并且一向都是供不应求。

    所以无形中便将成本拉高。

    吴掌柜一开始并不同意,只是后面听到顾盼儿的话后,才终于松了口。

    只是送过来的纸张数量有限。

    顾盼儿也没办法,用这雕版,必须使用纸张。

    她只能说服吴掌柜:

    “虽然成本增加,但纸质的话本流传范围会更广,携带难度降低,所以销量自然还会增加。”

    “简单来说,就是薄利多销。”

    晚上,顾盼儿躺在床上,想着要不要顺带将造纸术也弄出来。

    一夜胡思乱想,终于入睡。

    第二日,吴掌柜派人到顾家收货。

    整整六百二十本话本册子,装了一个大箱子。

    赶马车的马车夫将最后一批货搬上马车。

    从怀里拿出一张银票,递给顾盼儿。

    “顾娘子,这是我们掌柜让我带给你的。”

    “嗯,多谢。”

    顾盼儿接过银票,面上是放进袖袋,实则收进了空间。

    “师傅,进来喝口水吧。”

    马车夫摇摇头,指了指自己腰间挂着的羊皮水壶。

    “赶路的,都带着呢!”

    “那您带几个包子回去的路上吃。”

    说完,她吩咐大宝从厨房拿油纸包了两个大包子出来。

    “爷爷,您就吃吧,我娘亲做的包子可好吃了!”

    大宝一本正经的说道。

    “比街上卖的还好吃!”

    马车夫乐呵呵笑了两声,见大宝这孩子长得实在惹人喜爱。

    夸奖了两句,又到了声谢。

    接过包子,赶着马车离开了。

    等他走后,顾盼儿拿出银票,仔细观察一阵。

    这银票前世今生还是第一次见到实物,所以比较感兴趣点。

    银票拿在手上的感觉很是厚实光滑,纸张好像是特殊材料制成。

    上面印有精致的双鱼花纹,四周全是如意祥云纹路,顶部写着日升昌三个大字。

    中间竖向写着纹银五十两整。

    顾盼儿心底暗道一声,吴掌柜做事真是考究大气。

    吴掌柜不知道自己在顾盼儿心里,已经冠上了大气的标签。

    此时他正站在重楼的大门口左右张望。

    “掌柜的,你进去歇歇吧,这天寒地冻的,小心着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