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张少云就是懒的应付,但是,又好面子,不想别人说他不够尊重和热情。所以,就搞了这么一出奇葩的,美其名曰:小型文艺界交流座谈会。

    当时,这些人,还不觉得到什么,不就是拍照吗?啥稀奇古怪的。只是感觉没有那么尴尬和不痛快了。至于以后……

    这个座谈会在张少云接待室,还是开的有模有样,各项招待很周到。

    同时,张少云有两个平行世界的见识,至少是不虚这次来的文娱界人员,他(她)们只是精于某一领域而已。所以,张少云谈吐还是很能征服他们。

    至于,要求能满足的都已经尽量答应和安排。

    陈百秋希望得到《感天动地窦娥冤》改编权,改成京剧;张少云爽快的答应了,甚至还说,不管是《感天动地窦娥冤》还是以后再有发表的剧本,他张少云免费支持大家改编和使用。

    因为,这些东西都是前世华夏的国粹传承,他再厚颜无耻,也不能在这方面占为己有。所以,还不如干脆发出来给大家免费使用,以及适用于蓝星华夏的改编。

    当然,在他有空、有机会、有时间的前提下,再次发布这些前世华夏的各种国粹。

    桃东东求的小说版本或者剧本版本《梁山伯与祝英台》,张少云假装承认,早就完稿;只是为了前期宣传,才故意写了一个简短故事纲要,会后就把小说版本上传网络。

    至于,国戏桃东东她们免费得到改编权,要怎么改编,改编成话剧也好,京剧也好,都不关他什么事,他不会再管。

    不光可以免费改编成京剧,他向在场之人表示,其他地方剧种,都可以自己去拿他上传于网络,由他指定的网络故事、小说、杂剧版本,免费改编。

    比如目前已有的《感天动地窦娥冤》、《梁山伯与祝英台》,《疯女十八年》三个故事。

    这下子,把一同来的:粤剧协会的林大生和闽南(称“南剧”种)协会的叶国华高兴坏了。

    没有今天来拜访,目的只是希望:张少云多给些机会,写写地方方言歌曲,好提升提升和保护地方传统流行音乐。

    居然,还有这等好事,他们粤剧和南剧都可以免费使用,这下回去好交差了。

    特别是闽南地区,叶国华还是很喜欢《疯女十八年》,回去想着怎么变成闽南语影片或者戏曲,在闽南地区推广,提升协会地位。

    其实,《疯女十八年》就是闽南地区的特色,他们就喜欢这种悲悲戚戚的感情戏。

    陈百秋还疑惑张小友,为什么这么大方。老人家不放心啊,张少云一口答应他的要求,还更名《六月雪》和沉冤得雪的大结局。

    张少云大义凛然的对在场的说:为了蓝星华夏民族的各地方传统文化,更好的保护、创新和发展,他愿意无私奉献。

    说的在场之人都惭愧,特别是小师妹李依琳很内疚,我居然这么不懂事,还用俗人眼光去看待一个“天才”,哎,终究是两个世界的人,看来我只能崇拜了。

    张少云不知道他们怎么想?他要是知道小师妹李依琳内疚,千万别,你还是高傲起来,我只是在装叉而已。

    至于,王大伟的请求,张少云答应可以把《梁祝》用于小提琴去国外交流,至于新钢琴曲?

    “等等。”

    张少云起身走开,进入内间真正的办公室(也是他的私人空间,就是加冰公司高层都不会进去。)。

    搞得王大伟一脸懵逼,啥“等等”?

    他们四方都有收获,咋到我这里没有下文。

    不一会,张少云回来,给了他一首钢琴曲《梦中的婚礼》。

    其实,张少云这个音盲,他是不懂什么钢琴曲好不好听的啊!已经说过了,连唱歌都是五音不全。

    为什么是兑换一首《梦中的婚礼》,张少云会告诉前世的人,老子穿越过来,前世看了那么多有关娱乐圈小说,我不懂,不代表不知道别人写的小说中,出现频率高的那么几首世界名曲。(捂脸中……好一个大胆无赖!)

    张少云前世看小说,也顺便听过很多钢琴曲,要他来说,他认为《出埃及记》和《土耳其进行曲》比较好听,所以,他不把自己喜欢的兑换出来给别人。

    王大伟看着手中的钢琴曲《梦中的婚礼》,恨不得马上离开,去试试。

    粤剧协会和闽南协会两位会长,张少云和他们也交流,答应有合适的歌,就会安排。同时,在交流中,两方都答应,为加冰文娱公司寻找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引荐到加冰文娱公司旗下。

    这就是交流的好处,至少有人帮忙搜寻相应地区人才。

    ……

    中间还发生一个小插曲:

    陈百秋这个老奸巨猾的东西,欲要:把两位徒弟卖了,非要让他们和张少云的加冰文娱公司签下了“卖身契”。

    哈哈……看得小师妹和大师兄两人欲哭无泪,师傅不要我们了。

    并且,让两人叫张少云“师叔”。

    我尼玛,张少云只想骂人,一个个老东西,都不是省油的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