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既然他决定了,你们收拾一下,明天就回去吧。”

    “娘,不急的,我在给您打两天下手,我们十四那天回去也行。”

    姜榆想了想,“你们还是明天就回去吧,也不差这两天了,最近来的都是熟客,让他们多等一会也没关系,我怕你们十四再回去不好租到车。”

    李青娘嘴巴动了动,没有再说什么。

    次日一早,姜榆帮他们租辆马车,找了对面铁匠铺子的两个师傅帮忙,把叶定帮抬上车,目送她们离开了。

    “榆夫人,你这女婿腿是怎么受伤的?”铁匠铺子的东家问道。

    姜榆也没瞒着,就把叶定帮在林场做工的事说了。

    铁匠铺掌柜兼东家是个四十多岁,矮胖矮胖的男人,平时说话很和气,是的合格的商人,这会叹气道,“唉......年轻人,还是要学个手艺的好。”

    姜榆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不说古代了,就是在后世有一技傍身,那也是受人尊重的。

    但这里讲究传承,大多都是子承父业,即使收学徒也是从小收起。

    “黄掌柜说的是,像您这样的手艺人在哪里都是受人尊敬的,我那女婿没有这么好的命,只能靠靠身上的那把子力气养家,也难为他了。”

    “当家的......你干啥呢,快回来给我打把手。”

    黄掌柜尴尬一笑,“榆娘子您忙,我铺子里还有事,就先回去了。”

    “您忙黄掌柜,今天多谢帮忙,改天来店里吃面,我给您便宜些。”

    “哎.....哎,告辞。”黄掌柜没有再看姜榆,拖着肥胖的身体走了。

    姜榆苦笑,黄掌柜原来是和妻管严.......

    铺子虽不忙,但一天下来,她也累的够呛,晚上洗漱完她没有再写画本子,早早地上床休息去了。

    刚躺下突然觉脖子有些硌得慌,用手一摸发现是银子,姜榆数了数,正好二十两,她苦笑一声,这银子看来是李青娘放的没错了。

    重新起身,把银子藏在了挖好的洞里。

    正月十五这天,铺子里也就来了三五个客人,她和大暑落的清闲,大暑坐在铺子里背起了书,姜榆帮他检查。

    “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

    “娘,我背的如何?”

    “很好,有些字娘虽然不认识,但我家大暑聪明,肯定没有背错,明天私塾开学,你要主动些,让你们夫子帮你再检查一遍。”

    “我知道了娘,我会去找夫子的。”

    “这就对了,学堂里的先生们最喜欢你这种主动的学生,不管你背的对不对,夫子都会表扬你的。”

    姜榆把自己的学习经验,慢慢地都传授给了大暑......

    正月十五傍晚,整个番街就热闹了起来,到处灯笼高挂,整个街道变得灯火通明。

    姜榆看着左邻右舍都挂起了红灯笼,有些尴尬了!她不知道今天要挂灯笼,没有买啊!

    “大暑,你跑的快,拿着这些铜板去前面的杂货铺子看看,还有没有灯笼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