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方子写好,张掌柜是有备而来,来的时候银票都带来了,点出一百两交给姜榆。

    姜榆接过银票点清后放了起来。

    “榆夫人,张某告辞。”

    “张大掌柜,您慢走.......”姜榆送他出了店门,看他走远后就回了铺子。

    汪氏,大年,还有姜梧排排站,正齐齐的看着她,“咋了,看我干啥?”

    “娘,你把方子买了,咱以后是不是就不能卖卤肉面了?”大年问道。

    “那是当然,除非你小子想赔人家双倍的银子。”

    “娘,这样不划算,咱现在生意多好啊,一百两银子半年左右就能挣过来,咱干嘛要卖给他?”

    姜榆双手抱胸,看着大年,“李大年,你这账算的挺准啊,那你有没有想过,以后天会越来越热,杀猪的也会减少,咱买的猪下水又不能久放,你说这些可咋解决。”

    “还有,天热了,来店里的客人肯定不愿意再吃猪下水这些东西。”姜梧补充道。

    “听到了吧,大年,天地下哪有一成不变的事,谁规定的你这个月挣十五两,下个月也挣十五两。”

    大年好大一会都没再说话,等汪氏给她端来了饭,大年才开口,“娘,那咱今天买的这些还卤吗?”

    姜榆喝了一口汤才道,“卤,怎么不卤,契书上只写了不让咱卖,又没说不让咱自己吃,咱今晚卤上一锅,你和你小舅明天一早拿回家去。”

    “姐,你让我俩回家?”

    “可不,你不想啊?”

    “想!怎么不想。”姜梧急急的解释。

    姜榆又看向汪氏,“巧云,你想不想家,如果想了,就跟他们一块回去。”

    “不用了娘,我回去也帮不上忙,还是在铺子里干点活吧。”

    “也好,明后两天的利润不算公里的,咱俩平分。”

    怕大暑知道自己大哥和小舅回家,他不能安心读书,这件事就没提前告诉她。

    傍晚的时候,姜榆特意把大年叫到一边,嘱咐道,“大年,你也不小了,家里现在就你一个成年男人,回去后有点眼色,多帮着你外公个两个堂舅干点活,还有,他们虽都是咱自己人,但有些事他们也不敢给咱拿主意,你要多上点心,让他们看到,你们把这个家撑起来。

    第二日,姜梧和大年忙完早饭就特意租车回去了,没办法,这次回去带的东西太多,除了昨晚卤好的下水,还有买的那十几件农具,铺子里就留下婆媳两人。

    姜榆不知道,她在这边忙着跟客人解释为啥没有卤肉面了,她对面的铁匠铺子可热闹了,两个身手相当的男人,扭打在一起,原因就是因为昨天少了半个耳朵的那人,擅自做主卖给姜榆那些农具,让还没开业的铺子赔了八九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