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这事汪长寿犯愁道,“亲家,可是我不会写字啊!”

    姜榆早就想到了,她道,“这好说,我来的时候看到街边有写书信摊位,你请人过来帮你起草就可,顺便也让那人做个见证。”

    汪长寿亲自去请人,来人是一个五十岁的老童生,他在这清平镇还挺有名气的。

    姜榆说,那童生执笔,很快就写完了,不过写完后,那老童生也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对汪家人多了几分鄙夷,很是同情姜榆,稳妥起见,姜榆又亲自请了在铺子里吃饭的那两个吃瓜群众,在证人处也按了手印,算是个证人。。

    这件事情总算告一段落。

    汪家不知道姜榆卖方子的事,偷取亲家的吃食方子固然名声是不好,但相较于拿银子出来,或者去衙门,被人在背后议论两句又何妨,时间一久谁还记得他家的这些事。

    姜榆谢过那老童生和两位食客,和大年一起就要出这汪记的大门。

    汪巧云快走两步,在后面跟上来,她回身道,“巧云,你也知道,最近家里事多,你现在还怀孕了,回家我也没时间照料你,你就在你娘这里住段时间吧!”

    汪家人这才知道汪氏怀孕的事,刚想上前道喜,姜榆就头也没回的走了,留下不知所措的汪氏和汪家人。

    “娘,咱真不带巧云回家了?”大年低声问道。

    姜榆觉得今天大年没掉队,就给他解释道,“别回头,你这媳妇跟咱不是一心,不给她点教训,以后把咱娘俩卖了,咱还给她数钱呢!”

    大年觉得他娘说的有道理,这时候姜榆趁机给大年洗脑,“大年,你记住,在这个世界上,最不会骗你的人,就是你娘我。”

    大年认可的点点头,“娘我知道。”

    来到骡车前,姜老汉看她们娘俩有说有笑的,就知道闺女要办的事情很顺利,就没有多问,想着赶快赶回家去,家里的老婆子不知道担心成啥样了呢。

    三个人都还饿着肚子,姜榆知道,等在家里的郭氏肯定也吃不下饭,就停车买了十几个肉包子。

    郭氏还真如姜榆料想的那样,她别说吃饭了,自从她们走后,郭氏坐在炕头都没动一下。

    自己闺女好不容易从和离那件事走出来,这刚好点,咋又摊上这事,该死的汪家人,黑了心肠的毒妇,竟然偷她闺女的方子,这要是自己闺女因为这是事有一点损失,自己就去杀了那个死婆娘。

    回去的路上,姜榆坐到了前面,看着姜老汉赶车,她商量道,“爹,我明天要回县城一趟,家里您再帮我照应一下呗?”

    “行!你放心去,爹帮你照应着。”

    “爹,为啥每次我说啥您都相信,也不问问我去县城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