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然而,就在杨康怡然自得的时候,一首诗的出现直接打破了这种局面。

    “张三丰,这人是谁,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

    当那首忆凤凰台在人群中广为流传的时候,大家一边惊叹于这首诗写的精妙绝伦,另一边要疑惑这张三丰到底是何许人也。

    诗仙李白的千古名作,在这个时代再次显现出了威力。这些书生才子就是再怎么有才华,对于惊艳了一个时代的李白来说,差距还是很大的。这首诗无论是从立意还是写作功力来说,都远超了现场的诸多才子佳人。

    哪怕就是你心高气傲之辈,面对这首诗,也生不起任何轻视之心。

    按道理来说,能写出这种水平的诗,绝非是寂寂无名之辈。然而,在场所有人都不知道张三丰是何许人也。于是众从面面相觑,他们想要找人称赞,但是也不知找谁好。

    就是冷锋自己也看到了之前所写的那首诗,当时他写完之后,并没有第一时间将其上交。而是又品酒一杯,等到大多数人都已经完成了,他才慢悠悠的将作品交了上去。

    这个时代的酒水的确不怎么样,不过这一次船上放的是果酒,度数不高,但是能喝出一种特有的果香。这种香味比起前世那些科技与狠活加持下的产品来说,有一种独特的韵味。冷锋前世虽然是特种兵,但是他几乎品尝过了世界上的各种酒水,对比之下没有一款酒有这种味道纯正。

    当然,并不是说这种果酒就有多么的珍贵,贵的不是价钱,而是这种纯正,或者说是原始。

    所以,当冷锋第一口喝到这种酒的时候,就喜欢上了他的口感。

    冷锋推迟将诗作上交的原因,并不是为了装,只是单纯为了品酒而已。在这一点上,冷锋到是能体会诗仙李白对酒的那种喜爱之感了。

    虽然这首诗不是冷锋自己所作,但是他也知道,诗仙李白的这首诗绝对无有能出其右者。

    之前黄诗诗的诗作他也看过,总的来说感觉还不错。但是毕竟是女儿家,诗词婉约有余,豪气不足。如果放在那种纯粹娱乐的场合,那么绝对是无可挑剔的,但是如果上升到更深层次的情怀与格局则要差了一些。

    就是官船上的那些儒林前辈和官员们,也在评论这首诗。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开头两句写凤凰台的传说,十四字中连用了三个凤字,却不嫌重复,音节流转明快,极其优美。可见此人在遣词造句上功力深厚。”一位儒林前辈手捏胡须说道。

    “凤凰台位于秦淮河另一端的凤凰山,凤凰是一种祥瑞,当年凤凰来游象征着王朝的兴盛。如今凤去台空,繁华也一去不复返了,只有长江的水仍然不停地流着,大自然才是永恒的存在!此词切入主题很是巧妙,而且从诗中可见作者的胸怀开阔,对时局感触颇深!”另一位儒林前辈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