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谨训碑,可不仅仅是大靖朝独有。

    几乎每任当朝者都会对捉妖师心生忌惮,可同时,他们又不得不依赖捉妖师抵御世间的妖魔鬼怪。

    相传,这谨训碑便是捉妖师的祖师爷与当时的帝王立下的天地契约。此约,既规定了捉妖师的责任与义务,也明确将捉妖师剔除出官场之外,不得干政、不涉党争等。还为捉妖师争取了不少保护条款。

    此约立成的第二天,这片大陆上,各个王朝都城城门外都在同一时间出现了金光神迹。

    金光消散,谨训碑现。

    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不管王朝如何起落、都城搬迁何处,新的王朝都城外,在立朝的第二天,总会出现一块谨训碑。

    所有人都不知谨训碑这般的神迹是因何形成,捉妖师的历史文献中也没有相关记载。可恰恰就是因为这样的神迹,让每任君王都不得不与捉妖师保持着,至少表面上的友好。

    谨训碑上的条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当之后的捉妖师与当朝者订下新的契约时,谨训碑还会自主评定,若第二天碑文上出现新的条款,此条款才被判定为有效。

    可谨训碑的碑文也仅是如同人族律法的存在,它不是实施者更不是审判者,若捉妖师不会利用,同一纸空文没什么区别。

    如今,靖京城外立着的那块谨训碑已有近百年,近百年的风吹日晒下,碑体破损、碑文模糊。估计整个靖京城内,一多半的人都不知那块高耸的石碑是什么吧。

    所以,当桑晴晓说出谨训碑的条款时,周围的人竟不知该如何反应。

    庞府出事之时,正值官员散衙,见有热闹看,不少官员三五成群的聚集在隔壁街的酒楼、茶楼等散心之所的楼上。

    而桑晴晓说话时,渗入了功力,好让周边几条街的人都能听清楚。

    朝中多数官员都与捉妖师有交集,若相互之间有了冲突,私下里给些补偿安慰几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哪儿曾见过这般一上来就喊打喊杀的?

    不管那条款是不是真的存在,不过是死了一只妖罢了。

    面对朝廷二品将军,大庭广众之下,态度竟还如此强硬,官员们不由地轻视几分,眼前的这个捉妖师,终究还是太年轻、太没分寸了,未免过于小题大做。

    在京兆府等诸多势力的压制下,官员们断定庞承祖定是死不了的。

    可总有那么几个人不这般想,比如亓骁眠,比如京兆府都尉柳铮。

    柳铮与都察院一起办黄海案时,曾在都察院大牢里见过桑晴晓。

    他知黄海被抓因她,知雍淮敬她,知勇信侯与她关系好,知她在捉妖师中等级很高。

    所以,柳铮认为,这位桑姑娘是真的要杀庞承祖,且有能力在多方阻拦下杀死他。

    怕有人乱说话,让情况更糟,柳铮便站出来,将姿态放低,行了一礼,引得多方瞩目,柳铮却毫不在意,“桑姑娘,庞大将军是朝中二品官员,你要杀庞承祖,庞大将军或许此时没有能力阻止你,可事后,他必不会罢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