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殿前还有一大片花园,草木丰茂,参差错落掩映着宫殿,满园姹紫嫣红,蜂飞蝶舞。正是傍晚时分,落日余晖为花园镀上了一层朦胧的金边,凉风吹过,花树枝叶轻颤,发出沙沙响声,摇碎层层金色。

    晴翠看着郁郁葱葱的花园,忽然想起一个月前,在宫道等候的那天,青青麦田也是如此,那时她茫然又无头绪,只觉得进京待选就像这麦田一样,看起来镶着金边十分漂亮,然而等太阳落山之后,麦田的金边又在哪里呢?

    凌清辉歪头看看发呆的晴翠:“这景色有这么好看吗?”

    晴翠回过神来,听凌清辉问她,便实说了方才的想法:“我本来以为,等到选秀结束,我也会像这麦田一样,失去虚假的光环,被打回原形。所以一直在发愁怎么留下来。没想到啊,走狗屎运了,我现在还觉得跟做梦似的。”

    凌清辉越发觉得她好玩:“你掐掐胳膊,疼就是真的。”

    可惜晴翠没照做。

    意识到小姑娘很会吃一堑长一智,凌清辉摸摸鼻子,转移话题:“这里就是玉露殿了,也不知道郑嬷嬷把人送来了没有。”

    两人走进殿门,便见周瑞祥正指挥人将书籍搬出去,中堂里茶饼、茶具、香炉、香烛、香油、灯烛、妆奁盒子、帐子、被子、枕头、团扇、大小生活器皿、山石盆景等等物品,乱糟糟摆了一片。一个中年妇人身穿崭新的暗红色直裾,正带着两个身穿新作鸭蛋青宫装的年轻女子收拾着。

    一个抱着《通鉴点校集注》的太监正要往外走,抬头看见凌清辉,忙将书籍放到一边行礼:“陛下万安!”

    随着他的请安声,殿中其他人也匆忙停下手中的活计,出来行礼。凌清辉摆摆手:“都忙去吧!日落之前收拾好。”众人应了,凌清辉见殿中人来人往,无甚可歇息之处,便对晴翠说:“这里原是朕的书房,他们收拾还得乱一阵,殿后还有一片小花园,种了许多梧桐,再往外就是栖凤湖。我们出去说话。”

    晴翠自然乐意:“好。”

    周瑞祥忙追出来问道:“陛下,好是传膳时候了,不知今晚膳食摆在哪里?”

    凌清辉说:“膳食就摆在御女这里吧!郑嬷嬷呢?”

    “回陛下,绣芳宫今年住了一万三千余人,郑嬷嬷管着的慈恩府又是秀女最多的之一,她放心不下,送下人便离开了。”

    “嗯?”凌清辉愣了一下,随即想起晴翠方才练仪态的时候似乎确实说过什么秀女打架的事,便点点头,“知道了,马上要开始大选了,绣芳宫与锦芳宫多上点心管管也好。”又问晴翠:“你喜欢吃什么?”

    晴翠笑眯眯歪头:“宫里什么都好吃,我都可以!”

    凌清辉一笑,转头吩咐道:“叫尚食局做个清爽点的藕片,拌些姜,炸两只脆皮乳鸽,将今早送来的银鱼蒸了,汤做排骨或者牛羊都可,务必清淡些,醋只要少许,不可再像昨天那样。其他的你看着办。点心要好消化的。”

    周瑞祥领命去了。

    两人绕到殿后,正是夏初时节,梧桐花成片地开着,凌清辉带她直奔湖边桐花亭里坐下,晴翠仍是精力旺盛,连柱子上的雕花都引得她万分稀奇,一会儿又看到顺着亭子往湖边走,还有一条九曲长廊:“陛下,这条路是架在了湖面上吗?”

    “是的,这本是条九曲桥,只到湖心亭。后来加了顶子,修成连廊,直通到湖对面,”凌清辉指给晴翠看,“那黄色琉璃瓦的宫殿,就是朕的清暑殿。”

    晴翠惊讶地说:“那这样的话,是不是你早上可以从清暑殿起来,划着小船穿过栖凤湖到紫府上朝?”

    “是啊,先帝就爱这么做,朕嫌雨天被淋一身水,冬天湖面结冰,绕路又太远,先帝就特意修了连廊。”

    晴翠长叹一声:“你爹好爱你。”

    凌清辉摸摸她的头,温柔地说:“以后也有人这样爱你了。”

    晴翠转头看着他,年轻的帝王披着晚霞,温柔地注视着她,仿佛慈悲的神佛。晴翠觉得,管他什么伴君如伴虎,什么天威莫测,幼容姐姐有爹有娘才需要担心这些,她一个什么都没有的乡野丫头,皇帝哪怕只是把她当小猫小狗,这份怜惜也是她人生中第二份的慷慨馈赠。

    “陛下,你真是个大大大好人!”

    凌清辉乐不可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