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李素梅只伏在地上掉眼泪:“陛下若一定要留那丫头,民女不敢违抗圣旨,可民女这样被送回家里,颜面何存呢?还望陛下开恩,准许民女留下。”

    凌清辉皱眉:“殿选已经结束,你又册子披红,如何能留你?”

    皇后眼珠转一转,低声道:“陛下,这李秀女住在宫中两个月,规矩礼仪着实不错,嬷嬷们回禀时也是称赞过的。看来她家为了她很是花费了心血。如今就这么回家去,若丫头一起回去兴许还罢了,丫头中选,她回去也着实难看。万一再遭家里冷落毒打,伤了人命,反倒不美。”

    凌清辉一滞,想起以往也有秀女因参选时期望太高,落选后受不了打击而出事的,不由得头疼起来:“那么皇后有何高见?”

    皇后笑得十分大度:“前几日嫔妾宫中郭典琮因病告假,妾身准了。只因选秀事忙,尚宫局也未能挑选合适的人补过来,不如就叫素梅留在妾身宫中,做这个典琮女官吧?”

    典琮隶属尚宫局,因专为皇后及妃嫔们保管玺印、宝册,所以只有御女以上宫嫔才能配备。最妙的是,侍巾是从七品的宫嫔,典琮是正七品的女官,论身份尊贵,自然是宫嫔为上,但论权力体面,太后皇后身边的女官,绝对比末等宫嫔要强。

    皇后的打算很妙,以女官名义留下李素梅,大可多观察她一些日子,若是性情不堪,寻个错打发她出宫即可,若性子还算乖顺,皇后便寻个机会荐她侍寝,而后顺理成章册封,也算将此事圆了过去。

    何况那王碧玉一双妙手将她自己打扮得美艳动人,殿选时一鸣惊人,平时却不吭不响,足可见不是个省油的灯,皇后觉得留下她的宿敌,不是坏事。

    凌清辉无可无不可,只希望尽快结束这场闹剧:“皇后既然看着好,那就留下吧。”

    晴翠听得目瞪口呆:“这可比戏台子上的故事精彩多了!”

    宋静怡说:“我们也是开了眼了,就连教规矩的嬷嬷姑姑也都在主动打听,所以我才能知道的这样详细。”

    晴翠说:“就王碧玉那个土妞样子,陛下选了她?陛下是不是审美有什么问题?”

    宋静怡笑道:“你怎么连陛下都敢编排?”

    晴翠说:“先是选了我,殿选又看中王碧玉,我俩还不够土吗?我说陛下审美有问题,也没冤枉他吧?”

    宋静怡说:“你天庭饱满,地阁方圆,只是因为受了太多苦才人又瘦脸又黄,别妄自菲薄。依我看呐,你趁着年纪还不大,好生养上一年半载,长开了准是个大美人。王碧玉今天我留心看了,她确实很会打扮,妆容发式都扬长避短,也是个美人,只是唇薄了些,腮无二两肉,看她将来怎么修了,心善修出个福相,就是有后福的。”

    晴翠好奇问道:“她会打扮?那她平时还那么土?”

    宋静怡说:“应该是为了藏拙吧,这个兵法里头叫做韬光养晦,你看李素梅才是主子,又那么小心眼,王碧玉打扮得花枝招展的,不是等着被小姐打死吗?所以一直装平庸,等到殿选了才大放光彩。”

    晴翠明白了:“那她殿选时候什么样子?”

    宋静怡说:“我当时和王碧玉不是一组的,她在我后头那一组,打扮得确实特别亮眼,和平时大相径庭,衣裳能看出不是好料子,但让她显得很高挑,像个大家闺秀的样子。至于殿选时候的具体情况我就不清楚了,选完的人出殿是另一条路,出来大殿,入选的和落选的就分开各自登记去了。事后闹出来才听人说,王碧玉上殿的时候一下子吸引了陛下和太后娘娘的注意力。太后问她话她倒也坦荡,直说了自家是穷苦出身的平民,全家给大户人家做奴婢,她平时给小姐做女工,小姐作诗弹琴她也陪着。陛下问她女工好不好,她说来京参选也没有带绣活,身上衣服是自己做的。太后就说绣花很漂亮,又问她:你小姐会作诗,那你会不会?她说她不会作诗,念了一首诗,听说还有什么孝道,把太后感动得不行,和陛下都决定留下她。”

    晴翠脸色凝重:“她还挺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