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吩咐完之后,朱由检看向孙元化,“孙卿,你不是说说新铸造了青铜炮吗,在哪呢,怎么没有看到?”

    “回禀陛下,青铜炮在试验场内,还请陛下移步。”

    “走。”

    新铸造的青铜炮看上去有点笨重,不过想想也是,红衣大炮的重量足有千斤,青铜炮的重量是它的一半,最起码也得五百多斤。

    “孙卿,这青铜炮射程是多少?”

    “陛下,这新铸造的青铜炮射程和原来的红衣大炮差不多,最远可达二十里,但真正的有效杀伤,还是在十五里之内。”

    “那打一炮看看吧。”

    “遵旨。”

    朱由检还想往前,但是被孙元化拦住了,“陛下,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还请陛下暂退。”

    朱由检无奈,“好吧。”

    点火,开炮。

    ~biu~~~~ba~

    炮弹落地,在地上炸出一个大坑,扬起漫天的沙土,前方当靶子的稻草人,早已成了齑粉。

    可以看出,是开花弹。

    幸亏火器局周边的居民在建立之初就已经被迁移了,不然,就这么整天噼里啪啦的,得让人骂死。

    朱由检掸了掸身上的尘土,“威力不小啊,就是以后试炮得到城外去。”

    孙元化拱手道:“启禀陛下,我们试炮都是拉到城外去的,只是今日……”

    朱由检点了点头,只是今天因为自己来了,就在这直接试验了。

    “出城试验是好的,但一定要仔细保密。”

    “陛下放心,每次出城试炮都有护卫随行。”

    “陛下,如今新炮已经铸成,还请陛下赐名。”

    朱由检略做思考,“此炮是为了保境安民,剿灭胡虏,平定辽东所铸,那就叫做崇祯元式步兵炮吧。”

    孙元化一听,根本就没过脑子,就觉得这炮的名字和朱由检说的寓意似乎是有点不挨着呀。

    不过,出于臣子的本分,陛下说什么,那就是什么,孙元化躬身施礼,恭敬的说道:“陛下英明,此名甚佳。”

    这时,一名锦衣卫走到李若琏身旁,耳语了几句。

    朱由检看到后,便开口询问:“怎么了?”

    李若琏急忙走了过来,拱手道:“启禀陛下,锦衣卫百户高文采回来了。”

    高文采被朱由检派去找红薯,土豆,玉米这些高产农作物去了,现在他回来,意味着粮食也就来了。

    “让他带着人和东西,直接去皇庄等候。”

    “遵旨。”

    突然,朱由检看到了工部尚书徐光启。

    这徐光启可是《农政全书》的作者,书中内容既有农政措施,又有农业技术,开垦、水利、荒政等皆有所涉及。

    更难得可贵的是,全书没有仅仅将农业问题拘泥于对以往的农业科学知识的总结,而是将目光放到了更为长远的政治生态上,将农政措施和农业技术相结合。

    这是现成的农业专家呀。

    这个专家,绝对的褒义词。

    “摆驾皇庄,徐尚书,也跟着一块去吧。”

    “臣遵旨。”徐光启躬身道。

    皇庄,明朝皇室直接经营的庄田,朱由检也是第一次来到皇庄。

    此时,大批的军士和锦衣卫早已经在周边警戒,皇庄总管太监王之心正在等候。

    “臣锦衣卫百户高文采,参见陛下。”

    “不必多礼,不必多礼。”朱由检直接亲手扶住了高文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