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98章他们并非神之子

    萨拉斯长老的离世,给三眼猿人们带来了沉重的悲伤。

    他是三眼猿人中,最为长寿的猿人之一,部落里的每一个人都像敬重父亲一样敬重他。

    为了萨拉斯长老,三眼猿人们连续哀悼了整整十五天,巴泽尔也在这里待了十五天。

    萨拉斯长老的死让巴泽尔魂不守舍,等到离开荒漠的那天也没有缓过神来。

    虽然萨拉斯长老死了,但是为了给这位长老的朋友送行,三眼猿人们还是为巴泽尔举办了一场小小的宴会。

    男女们为他颂唱诗歌,小孩们拉着他的手,精灵、精灵地称呼他,而四周的祭司们耐心听他说话……

    巴泽尔在这里感受到的温暖,比过去待在王国时加起来的还要多。

    离开那天,巴泽尔终于恢复了些许的精神,他同三眼猿人们告别,淳朴的三眼猿人劝他时常回来这里,看望看望萨拉斯长老的坟墓。

    又一次跨越沙漠后,巴泽尔回到了王国,他为国王带去了萨拉斯长老病故的消息。

    石造的宫殿中。

    巴泽尔自下而上地仰望着君王宝座上的多略王。

    这明明是一个令人悲伤的消息。

    巴泽尔却好似看到,多略王在哀伤的表象下,眼眸里闪过一丝贪婪。

    落魄的诗人怀疑自己看错了,

    要知道,国王可是子民们的标杆,堂堂国王怎么会如此呢?

    在多略王心里,肯定不比自己好受。

    “巴泽尔,你回去吧,你的赏赐在迟点就会送到你的手上。”

    王座之上,多略王威严地说道。

    “王,那些赏赐,给三眼猿人吧…”

    巴泽尔上前一步,恳求道。

    多略王瞥了巴泽尔一眼,那睥睨的目光让巴泽尔不由地心生畏惧。

    “我自然会给予三眼猿人们悼念的礼物。”

    说完,多略王挥了挥手,让侍卫们将巴泽尔送出去。

    巴泽尔走后,多略王转过身,看了一眼身旁的长子瑞英。

    “父王,快要到贵族大臣们觐见伱的时间了。”

    瑞英如此说道。

    多略王微微颔首。

    国王的生活并不是那么好过。

    身为国王的他,要处理大小政务,要调解贵族间的矛盾争端,要参与贵族祭司们举办的宴会,还要忍受各种各样的抱怨、不敬、甚至是编排和谩骂。

    以前,多略王羡慕自己的父亲雅列斯托王,希望和他一样,做一位虔心敬神,缓和矛盾,合乎道德的君主。

    如今,相比起自己的父亲,多略王更加羡慕在王座上说一不二的撒泊王,能够随意将忤逆自己的子民处死,将侍奉火的祭司投入火焰。

    不久之后,贵族大臣们纷纷走入宫廷之中。

    在简单的觐见礼仪后,各个贵族大臣们便向多略王汇报政事、或是将双方的矛盾交给国王裁决。

    多略王仔细地倾听各个贵族大臣的言语,而后用威严而公正的声音做出决定。

    同时,多略王费尽心思,斟酌着即将说出口的每一句话,他的话语因人而异,如果是秉性温和的大臣,多略王的口吻便会变得不容置疑,但如果遇到脾气暴躁的大臣,这位国王就不得不放下姿态,口吻柔和。

    多略王不靠过人的武力、不靠出众的功绩,而是倚靠有限的公正、智慧、以及洞察力,在政治中勉强做到游刃有余。

    做这样一位君王,让多略王疲惫不堪。

    在政事处理的最后,一位规律园的大祭司站了出来。

    “以神的名义,王啊,我有一个提议!”

    疲惫的多略王直了直自己的身体,朗声道:

    “说吧,大祭司。”

    大祭司郑重地点了点头,深吸一口气,而后道:

    “多略王啊,我们如今倚靠史书来规范我们的生活,这无疑是你伟大的创举。”

    “一切都要归功于神,在神的指引下,我父亲才会写下那部史书。”

    多略王如此说道。

    大祭司点了点头,重复了一遍,而后继续道:

    “如今,规律园的祭司们和我说:现在一切都依照史书上的记载行事,可史书上的语句茫茫多,哪些句子才最应该被践行呢?”

    多略王抬了抬眼睛,疑问道:

    “这是什么意思?”

    “多略王,难道伟大的你不觉得,我们应该将史书的记载简化出来,挑选出其中最该重视的句子,作为整个王国的行事准则吗?”

    大祭司直起身体,以澎湃的声线劝说道:

    “世间规律有高下之分,难道史书上的句子没有高下之分吗?

    我们将《王与先知书》中的言语挑选出来,构造出一个道德的边界,每一个逻各斯人都不能越过边界行事。

    王啊,如此统治,王国怎么不走向繁荣呢?种族怎么不走向辉煌呢?”

    大祭司见到多略王面有所思,便趁热打铁道:

    “更何况史书上的记载茫茫多,又有谁能够确保,自己一生都不违背史书中的记载呢?

    如果不挑选出言语,简化下来,必然会让我们的子民感到混乱,甚至慢慢不再重视雅列斯托王攥写的《王与先知书》。”

    听到这里,多略王有些激动,他隐隐意识到,大祭司的话语里,蕴含着某种变革的力量。

    “好吧,以神的名义,就照你说的做。”

    那种力量,叫做法律。

    法律的出现并非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规律园大祭司的提议传开以后,王国中反对的声音四起,王都中掌握权势的贵族们为此屡屡觐见多略王。

    与之相比的是,简化史书的提议,得到了规律园的祭司们,以及国内平民们的拥戴和认可。

    大祭司率先挑选出最为重要的句子,公示给逻各斯人们,人们欢呼着,庆贺着《王与先知书》的简化。

    贵族和祭司们在宫廷中,因为简化史书而争斗不休,即使多略王数次调解和劝告,双方仍旧不愿就此罢手。

    甚至,在王都中暴发出几次大规模的流血冲突。

    多略王为此心力憔悴。

    他不是他的父亲雅列斯托王,拥有足够的智慧和能力来统治王国、创造出一个个傲人的功绩巩固权威,更不是最初的君王撒泊王,靠着狩猎的武力来折服子民,开拓出王国最初的疆土。

    他仅仅只是多略而已。

    多略王有些时候觉得,自己不过是一个王座上的聪明人,一个佯装威严,实则软弱可欺的人。

    那国王的冠冕越来越重,君王宝座越来越冰冷。

    好在…

    自己有自己的长子瑞英。

    瑞英的存在,弥补了自己的许多缺陷。

    他庆幸自己有瑞英这样,足够成为自己左膀右臂的儿子。

    多略王坐在宫廷中的祭坛前,疲惫不堪地揉着自己的额头。

    “父王。”

    不知何时,瑞英突然站到多略王的身后,像是从地里钻出来似的。

    多略王回过头,对上了瑞英的目光。

    “瑞英,我的儿子。”

    多略王开口道,他站起身,抚摸起瑞英的脸庞。

    “父王啊,你太疲惫了。”

    瑞英盯着多略王日渐苍老的双眼,如此说道,

    “你明明是他们的王!明明是他们要服侍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