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刚好可以先把红烧肉之类弄出来,做个针对低端市场的食肆,用低价的食材做出美味,用现代加盟式的管理方式迅速铺开,用最快的速度占领市场。

    想到就做,辛欢回家就写下了计划,并且写了七道菜的做法:红烧肉,卤肉和猪下水,干炒米粉,炸馄饨,猪骨汤,凉拌猪头肉和火锅底料。

    如今大家都喜欢吃清淡的吃食,虽然有辣椒但很少有人种,辛欢记得辣椒是明朝才传入国内,不知道为什么现在就有,但有总比没有强,先买一些辣椒种子去乡下雇人种,这样不怕以后需要的时候没得用。

    做火锅店可以在后期开始,因为火锅这个东西利润高,可以专门做酒楼,后面也可以专门单独卖火锅底料,这也意味着会触及高端市场,一定要等有足够的实力再去做。

    接下来的日子里,辛欢忙碌了起来,先是让朱老大帮忙在码头附近买一个小铺面,记在了小蝶名下,虽然跟小蝶认了干亲,但是没有去官府改籍,而且也没有说官员干亲都不能做生意的道理,刚好日后生意都放在小蝶名下,不会影响后面科举仕途。

    再是去牙行买了两个会做饭的丫鬟教她们做那几个吃食,卤味的料包配方则是教给小蝶和刘氏,两个人天天除了弄香膏,就是调配卤料包。

    小蝶对于辛欢这么信任她,自然也是十分感动,平日里做事更加卖力,辛欢教她一些事情也很认真的记。

    店铺稍微装饰一下,起名星星小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这家店开始筹备的时候,朱老大就十分感兴趣,但是辛欢不想第一家店就有别的股东,便说这家店不知道能不能成功,承诺若是成功了,下一家店让朱老大开,自己出食谱和原料提供,盈利了收一半分成就行,朱老大当然是同意的,他觉得这店肯定能成,他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猪肉,而且还卖的那么便宜,一大碗猪肉才二十五文,猪下水更是十五文一碗。

    人工和原材料,铺面钱除外,辛欢只盈利百分之二十到三十,这个利润在餐饮来说是很低的,但是架不住人多,附近码头扛活的闻着香味就过来了,一看价格也不算贵,平时自家也会吃猪肉,却从未像这家店做的这么香,纷纷买一碗尝试,第一口下去就呆住了,甚至有的人吃哭了。

    星星小吃开业没几天就火了,码头扛活的吃点肉更有力气,他们一天也就赚五六十文,不舍得天天吃,但一周总要买一次,还有人买回家给自家婆娘孩子吃。

    码头上管事的倒是天天来买一碗凉拌猪头肉和卤肉,坐在码头边的桌子上,喝一口小酒吃一口肉,美的不行。

    很快,星星小吃的名气从码头扛活圈火到了城里,经常有人大老远过来买回家去加餐,还有家中有病人的,会跑来买点猪骨汤回去,辛欢也特意叫人剔骨头的时候多留点肉,只要买过星星小吃菜品的人家,没有一个说不值的。

    一个月下来,净利润将近二十两,朱老大坐不住了,虽然二十两不算多,那多开几家不就比开赌坊还赚钱了么?城北赌坊里有钱人少,多是扛活的和地痞,一个月下来能赚百八十两就不错了。

    辛欢随即放出消息,星星小吃欢迎加盟,无需加盟费,店铺选址由总店选定,食谱和食材由总店提供,总店占一半分成,店铺伙计由总店培训后上岗,同一州府上限为十家分店。

    朱老大闻讯立马要求要扬州府五家分店的名额,马不停蹄的带辛欢到处选址,剩下五个分店名额也都很快被分走,辛欢选址和找养猪农户商定契约都会带上小蝶,他打算把星星小吃的事交给小蝶打理,虽然小蝶是个女子,性格却格外爽利,做事情不拖泥带水,利落且学习能力很快,就是有时候有点冲动急躁,但等星星小吃的事情形成一个正确的流程规矩,也就没有太大的问题了。

    十家分店的选址都选在了贫苦人家聚集的地方,铺面不贵且人流不少,消费能力低但耐不住星星小吃做的就是极致性价比,让看到的人很难不动心,想着偶尔尝一下也没什么,这一尝就变成了天天惦记着。

    更穷苦一些的人家舍不得买卤猪肉就买卤猪下水,家人生辰了再配上一碗七文钱里面还有鸡蛋的干炒河粉,直呼这也算是好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