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玉泉县在干旱的情况下,小麦获得了大丰收,华楚翊喜极而泣。

    本来想躺平的他,在发现满朝上下最神秘的威武将军就生活在自己治下后,不敢躺平,立即撸起袖子加油干。

    整顿全县史治,体察百姓疾苦,平冤案树新风。

    到任一年多了,治下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玉泉县一派欣欣向荣。

    如今,小麦又喜获丰收,产量几乎翻了一番。

    开渠引水灌溉后,胡玉擎又给出了每阶段的施肥方法,打破了小麦种植靠天收粮的局面。

    华楚翊深入胡家村,了解种植技术,亲自称量产量,整理成册,撰写奏折,通过特殊渠道,八百里加急,送到了皇上的案桌上。

    皇帝姬泰丰拿着折子,对大太监傅忠说:“华家小子探花出身不进翰林,不求上进,厌烦家斗,远避滇西州玉泉县当县令,有一年多了吧?”

    傅中弯腰呵呵笑道:“皇上您宠华小公子,华小公子知恩图报,这是去边远穷困地区给皇上您分忧去了。”

    姬泰丰冷笑一声,说:“你惯会说话,这小子分明躲清闲去了,如今八百里加急,肯定是因为去冬今春大旱,找朕哭穷来了!”

    说罢,折子都没打开,丢在了桌子一角。

    随着奏折落下,一本手札和密信滑落出来。

    “哟呵,还有密信和手扎,这小子越来越鬼精。”姬泰丰说完,伸手拿过手札,随意翻看。

    这一看不要紧,随之表情越来越凝重,看得也越来越仔细。

    待手札翻阅完毕,姬泰丰“啪”一声猛的拍了一下案桌,连叫三声:“好!好!好!”

    傅忠掀开眼皮看了一眼姬泰丰,上前一步,弯腰拱手,说:“恭喜皇上,贺喜皇上。”

    姬泰丰瞅了他一眼,揶揄道:“阿忠,你说说,你恭喜朕什么?”

    “皇上高兴,对奴才来说就是喜事。”傅忠诚惶诚恐的说。

    “哈哈哈。”姬泰丰笑道:“你呀你,跟了朕这么些年,越来越圆滑了。”

    “嘿嘿。”傅忠嘿嘿憨笑了两声。

    姬泰丰没有继续打趣傅忠,忍着内心的激动,拿起密信。

    信的内容是关于威武将军的,写得挺详细,洋洋洒洒一大篇。

    但字里行间透着委屈。

    姬泰丰呵呵笑着,这是自己千挑万选,选了个远离京城又闲散的边远县城当县令。

    以为天高皇帝远没人管了,结果又落在了胡玉擎手里,这真是……自己找的!

    姬泰丰莫名觉得很解气。

    密信里还夹着一封信,姬泰丰展开,入目是两首小诗,意境朴实悠远,令他拍案叫绝。

    后面又跟着写了诗的出处和诗人的遭遇,还着重介绍了威武大将军的媳妇和闺女。

    姬泰丰这才知道,原来云家嫡女与护国公世子和离之后,跑到玉泉县胡家村去了。

    云家是东周第一皇商,对东周的贡献很大,前不久,他听八贤王说云家要回京了。

    他当时还好奇八贤王用的什么办法,让当年因为不喜嫡女嫁给护国公世子而举家搬迁的云家,同意回京。

    他问过八贤王,八贤王神秘兮兮的就是不肯说,原来这是给人家找到闺女了,忽悠人家回来的。

    云家女虽然和离之身,但是云家唯一嫡女,与胡玉擎那老男人,倒也般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