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石家村真的有人贩子吗?!”

    柳二丫看向陶砚,而陶砚的表情是如释重负,他对着她点头,“问清楚了,他们村里的那家人应该和人贩子有关。那个卖孩子的人说是谁家的远房亲戚,但是他们从来没见过,不知道真假。”

    “并且他们村三十多年前也有过这样的事。”

    怪不得……

    柳二丫恍然大悟,怪不得石三郎他爹娘居然不排斥买男童做孙子,还允许几个儿媳妇回娘家求助,敢情他们村以前就有过这样的事。

    也不知道那些孩子是不是拐来的。

    “那,那些女子呢?”

    柳二丫看向石三郎,“县里被掳走的人,除了小孩之外还有妙龄女子,你知道她们在什么地方吗?你们村有没有人家买过媳妇?”

    石三郎缩在一旁,战战兢兢地回道:“我,我们家没买过人的。”

    他们家是真的没从人贩子手里买过人,这回也是他爹娘担心没有孙子传宗接代,这才打着买一个回来的主意。但他们都不知道那是人贩子啊,不对,应该是不知道那些孩子是拐来的,还以为是别人家卖的。

    刚刚被妹夫一审,他都要吓尿了。

    陶砚皱眉,“没问你这个,你知不知道你们村除了孩子之外,有没有哪家的媳妇是买来的?就是那种没有娘家,或者还想过逃走的。”

    石三郎仔细思索,“没听说过。”

    他们村穷,连彩礼都出不起,所以他没听说过哪家有钱买媳妇的,即使是有那也是花三五两银子从别的村娶,只有彩礼没有嫁妆的那种。

    但是……

    “隔,隔壁村好像有,”石三郎看了柳大丫一眼,还是老实回答,“再,再往里面一些的村子,我大哥打猎的时候去过,他以前说,说过一两回。”

    陶砚猛地站了起来,“你现在就跟我去县衙!”

    这话一出,石三郎顿时就吓得跌倒在地上,“我,不关我事啊!我们家从来没买过,也没拐过人,芳儿,”他朝着柳大丫喊道:“芳儿你快救救我!”

    柳大丫吓得跪倒在地上,扯着陶砚的衣裳,“妹夫,妹夫三郎是无辜的啊,他上回出山还是你和二丫成亲的时候。”

    “你看看他,你看看他那条瘸腿!”

    “他这样的哪里敢去拐人?”

    “我不买儿子了,对对对,我不要儿子了,”她转身找柳树根和金氏,又求柳二丫,“爹娘我不要儿子了,二丫,二丫你跟妹夫说,不要把三郎抓走,不要把三郎抓走啊,三郎不在了我日子可怎么过啊!”

    金氏脸色发白,“陶,陶砚啊,这,这就要抓人了?”

    柳树根也走了过去,“三郎他,他罪不至死啊。”他担心大女婿像树桩一样被抓到大牢里,哪怕不会被流放,但打坏了身子也不好啊。

    陶砚哭笑不得,他当然知道石三郎罪不至死,事实上他也没有什么罪,即便是把他抓到县衙,知县大人也不会把他关押起来。要把他带去县衙,只是因为要跟胡大人和魏大人说明此事罢了。

    “岳父、岳母,你们放心。”

    “我不会把他抓起来的,”他解释道:“此事事关重大,知府蒲大人前几日就来了,现在在县衙等着,还有胡知县、魏主簿等大人们也焦急得很。所以需要他去做个人证,然后把我们带到石家村,将孩子们都救回来。”

    “另外还要抓住人贩子,孩子要救回来,但人贩子也是要抓住的,不然若是被他们逃到了别处,不出几年又是一个祸患。”

    陶砚将额头冒冷汗的石三郎提了起来,拍了拍他的肩膀,“你到了县衙,不要说你们打算买孩子,说了是要打板子的。到时候就说是回来探望岳父岳母的,然后知道了县衙正在找人贩子,于是就想起了有人来你们村卖孩子。”

    “知道了吗?”

    “后面的事,我会替你说的。”

    陶砚觉得这件事还是不要让他这个被吓破了胆的大姐夫说太多,不然反而会坏事,为此他特地提点道:“这次被拐的孩子里面,有知府大人的曾孙女。”

    “他老人家就在县衙。”

    石三郎身子一矮,脸色苍白,“那,那……”

    陶砚拍了拍他,“所以你莫要说太多不该说的,比如你们家打算买孩子这样的话就绝对不能说,连想都不要想!”

    “你若是敢说,怕就要没命了。”

    柳大丫惊呼,连忙抓着石三郎的手道:“三郎,三郎你都听妹夫的,不要说,我们不买孩子,我们以后都不买孩子了!”

    石三郎吓得不行,连连道:“不敢了,再不敢了,我不会说的,我绝对不会说的。等回了家,我也要跟我爹娘还有大哥大嫂、二哥二嫂说,以后我们家不买儿子。哪怕我们家真的没了后,也,也不买了!”

    他现在也是有孩子的人了,一想到妞儿若是被拐了,也是心如刀割。

    陶砚看了他一眼,心想这个大姐夫倒还有几分胆气,于是便道:“你放心,只要能把孩子们找回来,大人们并不会怪罪的。”

    “不但不会怪罪,你带好了路,县衙还会有所赏赐。”

    “事不宜迟,我们现在就走吧。”

    石三郎这才松了一口气,抹了把头上的冷汗,“知,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