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这是高中第一年。

    认识谢清皎之后,生活逐渐变得安静逼仄。快乐自然是快乐的,可有些时候,又仿佛脑袋罩了个塑料袋,看不清世界,也难以喘息。

    与谢清皎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多,独处空间日益压缩。

    “皎皎。”

    周末一起学习,盛景犹豫开口,“我都到你家写作业了,去厕所的时候,没必要也跟着吧……而且我们总是在一起,平时上学也就算了,周末……每个周末你都带我回家住,合适吗?”

    谢清皎的住所在富人区,房子很大很空旷。盛景没见过她的父母,只偶尔碰到做饭阿姨。富贵之家总有这样的孩子,不愁吃不愁穿,但缺乏陪伴和关爱。

    盛景可以理解谢清皎过于粘着的举动。

    可是。

    “你有没有想过把生活拓宽一点呢?不止是和我在一起……”她真心提议道,“虽然我不擅长交友,但朋友多些肯定比较好……”

    这只是一句真诚的建议。

    而谢清皎阴了脸。

    良久,缓慢地笑起来。

    “我有小景就够了。小景想要新朋友?”

    “我不是这个意思……”

    “小景嫌我烦?”

    “不会。我喜欢皎皎……”

    “我也喜欢小景。”

    “最喜欢,最喜欢,恨不得把你吃下去。所以,不要再说这种话了。”

    七

    十六七岁的女孩子,对于友谊有种病态的执着。

    盛景自觉理解谢清皎的固执,她不忍心说狠话,只能一味迁就。有时候被这种过度黏腻的关系搞得不舒服,便想方设法自我排解。

    一起上厕所换衣服摸胸是正常的。

    被抱着咬耳朵亲脸也是正常的。

    交换手机密码,翻看照片和账号也是正常的。

    总要睡在一起,模仿情侣学习接吻也……是正常的。

    盛景没有别的朋友,无人提供建议也无人劝告提醒。

    就算她内心动摇迷惑,也不知道该找谁咨询。盛淮榆靠不住,找老师又说不出口。

    第二学期,因为一次校际学科竞赛,盛景和秦许变熟了。秦许是家教良好温和内敛的好学生,很容易博得他人信任。盛景有了机会,便半遮半掩找秦许谈心。用“我有一个朋友”的经典话术开头。

    “我不是当事人,不能随便下定论。”秦许若有所思地安慰道,“不过,你说的这个朋友,如果压力很大,感到窒息,不如试试发展新友谊?总要有人打破僵局,才能成长。”

    盛景觉得秦许的话很有道理。但她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交到新朋友。

    有那么一两次,盛景偶尔撞见谢清皎在翻她的桌兜和信箱。甚至偷偷烧情书,扔掉同学投喂的零食。

    被发现之后并不觉得心虚,反而愈发理直气壮。

    “这些都是你不需要的东西。”

    盛景有点生气:“需不需要,不应该由你决定。”

    细小的矛盾产生了。

    八

    这期间盛景常常遇见秦许。